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科学研究   2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那年,新世纪的开始,我的读书生涯却结束了。我中专毕业。家里的亲戚没有一个是带“长”字的,即使有那也是八竿子打不着的,我在市里满街发疯地找工作,连厕所里的广告我也不放过,但对方不是要我静静地等,就是要我交几千元的押金,我哪来的钱交,只好作罢。回到家里,由于工作无着落,我心里有一种难言的怒火,学校里的豪言壮语早已被残酷的现实击的粉碎。我常常看什么都不顺眼,父母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一个寒冷的早晨,我还在被窝里,父亲穿着一件很少穿的大衣走了进来,“我今儿个去找找我的同学,听说他在市人事局,或许他可以帮你”,说完便起骑上那辆…  相似文献   
2.
诺言如山     
七月,是一个离别的日子。对于莘莘学子而言,在离别之际,大抵都会送上一些赠言以示留念。在我的留言册上,有一则留言最为醒目,它刚劲有力,像一株带刺的玫瑰,直刺那段难忘的回忆。“这也许不是你的错,但我无法原谅你的许诺”,就是这句赠言勾起我记忆中的往事。那是在高三的那年,学校要举行一次声势浩大的社员作品展览。我是该活动的负责人,梅子是我们学校公认的作家,但她却不是我们文学社的社员。没有她的作品,我们这展览也会大打折扣,想来想去,我们决定以“特邀作品”来展出梅子的作品。当梅子把她近一个月的心血交给我的时候,她直盯着我的脸…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音乐的独特表现形式、审美情趣和本质特征与教育的关系的分析,说明音乐教育对培养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的重要作用,以及培养人文关怀对学生成长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就如何提高继电保护运行的可靠性从五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5.
陈俊光 《教师》2014,(22):94-94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是过渡阶段,也是关键阶段,对于数学教师来说,应该把提高初中课堂教学质量当成重中之重。数学知识的传授以课堂最为明显、最为直接,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巧妙利用现代教学资源,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充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好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本文是笔者本着多年的初中数学教学经验,对初中数学教学做出的几点探讨。  相似文献   
6.
当前,中小学德育陷入了困境,表现为德育仍处于从属地位、以灌输和说教为主、缺乏家庭和社会的参与.造成中小学德育实效性低下的原因为德育目标脱离实际、德育内容区分不清、德育方法僵化单一、德育评价体系不健全.中小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提高德育实效性: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素质;更新德育观念,充实德育内容;改进德育方法,完善评价体系;优化德育环境,构建德育网络.  相似文献   
7.
照明节能技术和节能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点介绍了照明节能技术和节能方案。  相似文献   
8.
一个周末的下午,灰蒙蒙的天空飘洒着毛毛细雨。由于情感的失利,我独自一人在空荡的教室里发呆。不知道什么时候,一个拾垃圾的小女孩站在了我的旁边,看她的样子也不过十二三岁的样子,穿着与时令极不相称的大花格衬衣,手上提着一个硕大的袋子,比起她那单薄的身体显得十分滑稽。我看也没有看她一眼,随手就把没有喝完的那个可乐瓶子递给她,可她接过瓶子仍旧没有要走的意思。我抬起头来才发现她那稚嫩的眼神一直盯着我刚买的那本《青年文摘》。当我们的目光相对时,她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脸上微微泛红,扑闪着眼睛怯生生地说道:“哥哥,把那本杂志借…  相似文献   
9.
涉世之初     
离放暑假还有好几周的时候,老妈就打电话催问我回家的日子。但为了体验生活,锻炼自己,我毅然决定留校打工。当我把这个决定告诉家人的时候,老妈在电话中不语,听的出来她不放心我一个人在外面。第二天我到银行去取生活费的时候,没想到存折上多了300元,当时我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掉下来……出乎我的意料,不回家的同学居然好多,有的早就开始找活了。在这方面我一点经验也没有,听同学说找家教要容易些,而且工资也不低。当天傍晚我带着在学校校报和当地日报、晚报上发表过的文章复印件来到桂花广场,当时华灯初上,到处是闪烁的霓虹灯,广场上热闹非凡…  相似文献   
10.
诺言如山     
七月,是一个离别的日子。对于莘莘学子而言,在离别之际,大抵都会送上一些赠言以示留念。在我的留言册上,有一则留言最为醒目,它刚劲有力,像一株带刺的玫瑰,直刺那段难忘的回忆。“这也许不是你的错,但我无法原谅你的许诺”,就是这句赠言勾起我记忆中的往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