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教育   2篇
科学研究   1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商务英语专业的目标是培养“既有扎实的语言基础,又有广博的商务知识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但就目前的现状来看,大部分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商务实践能力比较欠缺,无法达到用人单位的需求。鉴于此,商务英语专业必须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特别是第二课堂活动,提升学生的商务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
以1991-2006年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转移与自主R&D数据为样本,综合运用动态计量经济学的单位根检验、因果关系检验和协整分析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承接外部技术转移对企业内部自主R&D并不构成"挤出"效应,但同时二者也并没有步入互动影响的良性循环轨道.针对实证结果而提出的建议,力图使二者之间从"若即若离"走向"全面融合",这对提升中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循环经济技术范式变革与企业技术创新的生态化转向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对线性经济技术范式与循环经济技术范式若干特征的对比研究,揭示出技术范式变革的必然性。进一步分析了技术范式变革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具体影响,论述了企业应实施生态型技术创新战略、循环型技术创新模式及技术创新的组合范式创新,以推动技术创新活动的生态化转向,适应循环经济技术范式变革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以1991-2006年大中型工业企业基础数据为样本,综合运用动态计量经济学的单位根检验、因果关系检验和协整分析等研究方法,实证检验技术转移与产品创新、专利产出的关联机制.从技术引进和国内技术购买两种技术转移渠道考察,结果显示:技术引进对产品创新和专利产出有稳定的正面影响,而国内技术购买的价值存在某种程度的低估、针对实证研究结论,为开放环境下充分挖掘全球技术资源、实现技术赶超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陈傲  柳卸林 《科学学研究》2011,29(9):1281-1290
 突破性技术是创造性破坏的基础,是后发国家摆脱技术依赖实施跨越式追赶的必由之路。然而现有文献散见于技术演化、战略管理、组织理论和营销理论等各个领域,尚需进一步梳理。本文首先以突破性技术界定为切入点,梳理技术演化、市场绩效、专家评价与专利度量等不同研究视角的相关文献。进一步按照文献内部的逻辑关系,从突破性技术何时涌现、突破性技术谁来主导以及突破性技术如何形成等三个方面分别进行评述,逐步理清突破性技术的发生时机、实施主体和知识基础的研究脉络。最后,站在全球化开放创新与后发国家技术追赶的大背景下,对未来研究方向和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以制度经济学理论为基点,通过对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运行模式的对比研究,分析环境制度设计的差异性。结合循环经济环境制度设计的国际比较研究,探索循环经济模式下的环境制度创新,通过环境法律法规、环境技术标准、环境会计核算以及环境经济激励等制度设计,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最基本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7.
以中国37个两位数工业行业截面数据为研究样本,利用因子分析模型计算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值.分别以创新投入因子得分,创新产出因子得分和创新效率评价值为因变量,以市场结构、企业规模、国有控股资产比例等行业特征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回归结果修正了熊彼特两个相互矛盾的假说,结合国有控股资产比例对创新效率的影响,探索中国企业创新效率提升的市场结构条件.  相似文献   
8.
陈傲 《学语文》2011,(6):43-44
一年一度的中考不仅是牵动考生和家长的重要事件.而且也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那么,如何在短暂的时间里,快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成绩.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是摆在我们语文教师面前丞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空间知识溢出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傲  柳卸林  程鹏 《科学学研究》2011,29(6):883-889
 按照空间计量经济学要求选择地理质心并引入地理距离,以2003-2007年中国三大“城市群”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空间知识溢出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空间知识溢出的影响因素,不仅包括地理距离、知识缺口,同时还受中心城市人口相对拥挤程度、周边地区吸收能力差异等因素的影响。知识缺口明显阻尼了空间知识溢出的发生,而中心城市发展空间缺口显著加速了知识的外溢。在控制吸收能力影响后,空间知识溢出的地理衰减过程不再显著。  相似文献   
10.
以燃料电池这一新兴产业为例,通过对高被引专利技术形成特征的考察,提炼后发国家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研究发现,新兴产业高被引专利是发明者之间相互合作的产物,知识来源更依赖于科学文献,而专利授权数量占优的在位企业并未拥有高被引专利所有权。进一步指出,后发国家新兴产业发展虽有"机会窗口"但无"先天优势",本土企业必须主动嵌入全球研发网络,高度重视与新兴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基础研究,积极参与知识产权全球布局和标准制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