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 毫秒
1
1.
蝶恋花满地霜花浓似雪,人语西风,瘦马嘶残月。一曲阳关浑未彻,车声渐共歌声咽。换尽天涯芳草色,陌上深深,依旧年时辙。自是浮生无可说,人间第一耽离别。王国维(1877—1927),一代国学大师,他著有《人间词话》、《人间词》,其核心理论是“境界说”,他认为,“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人间词话手稿》第三十五则)。这首《蝶恋花》是《人间词》中一首抒写人间离别之苦的词作,就王国维所提出的“境界说”而言,它的确是一首成功之作。  相似文献   
2.
创作,需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生活细节的眼睛,作者能敏锐地捕捉到生活中的诸多细节,并能提炼它们,融入作者的感受化而为文,为诗,为词。小说、散文需要细节,诗歌同样需要细节。欣赏诗词,更需要善于品读诗词中的细节。诗歌的细节,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因为它们来源于生活,所以看似寻常;但它们又是诗人精心提炼加工而成的,所以往往耐人寻味,如一樽佳酿,越品越醇。细节之美,首先在于它真实。如张籍的  相似文献   
3.
《故都的秋》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通过对北平清秋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故都的秋的热爱,字里行间蕴含着一种深沉的、淡淡的落寞和悲凉的情感。学习这篇文章,要让学生体会作者深沉的情感,体会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的特点,品味文章的语言;学习这一类抒情散文,应引导学生学会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情感内核和结构思路,在语境中品味文章的语言,赏析文章的表现手法;在教学方法上,应提倡“真实阅读”,让学生自主提问,自主探究,在阅读中养成审问的习惯,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寻求解答疑问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相似文献   
4.
近体诗(律诗、绝句)通常要避免重复用字,尤其是对仗句,但是,饯钟书在《淡艺录》叶说:"窃谓诗人矜胜,非特古体押韵如是,即近体诗作对亦如是。因窄见工,因小道恐泥,每同字戏,然初意或欲陈样翻新,小肯袭常蹈故,用心自可取也。"钱钟书先生认为,诗人在近体诗中作对时用"同字",是一种创新,是对陈见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