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刘昌潮     
刘昌潮(1907—1997),室名不烦斋,揭阳桂林乡人。七岁开始学画,师事岭东名画家孙裴谷。1927年秋考入上海美术专门学校艺术教育系。1930年毕业后即被聘为揭阳一中美术教师。1931年应聘任泰国曼谷培英学校美术教师。1934年回国,先后任教于汕头、澄海、揭阳、普宁等地的中学和省立韩山师范学校。  相似文献   
2.
詹安泰(1902~1967),字祝南,号无庵,出生于饶平县新丰镇一个中医家庭。10岁习作诗,13岁试填词。及长,以博雅见称于时。1926年毕业于国立广东大学,同年8月受广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韩山师范学院前身)之聘,任文史教员,先后执教过文史、诗词、近代文、文字、文学史、美术史等课程。在韩师任教期间,詹安泰和夏承焘、胡光炜、龙榆生、唐圭璋、陈运彰、卢冀野等名家多有书札往来、切磋学术。其诗词作品不仅  相似文献   
3.
黄家泽     
黄家泽(1907~1985),号石潭,晚年号金山老人,生干潮州北门金城巷。 他自幼喜爱美术,10岁时就能临摹巨幅人物画。1928年7月新加坡南洋美术学校毕业,考进上海美术专门学校,得到校长刘海粟的指导,是刘海粟、王个移、诸乐三的入室弟子。1930年7月毕业后,留校任教。1932年回广东从事教育工作,曾任海丰县立中学图工教员半年。翌年9月,应同学刘昌潮之约,任教于省立韩山师范学校(当时为广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专任图工教员兼导师,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曾任韩山师范学校训导主任、省立金山中学校长的詹昭清(1903—1981),四方脸,走路目不斜视,颈椎、腰椎、尾椎保持三点一线,跨步摆手始终保持45°笔直板正的齐步走姿势,学生喑地里称他“SQUARE”(四方)。他为人处事也四四方方。那么,他又是如何以“四方”垂范后世的呢?  相似文献   
5.
许伟余(1884~1974),亦作伟予,原名许挹芬,生于澄海县苏湾都许厝村(今属澄海区莲下镇)。许伟余是20世纪20至70年代潮汕地区知名的教师、学者、诗人。20世纪30年代及1943~1946年曾任教于省立韩山师范学校国文科  相似文献   
6.
张华云     
正张华云(1909~1993),普宁县泥沟乡(今普宁市燎原镇)人。从小在乡村读私塾和小学,14岁时,到汕头礐石中学就读,19岁考进国立中山大学预科。因父亲失业,家境困难,便休学到马来西亚当教员,积蓄学费,两年后才回中山大学历史系继续修完学业。1934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历史系,继续从事教育工作。1936年至抗战期间,任省立韩山师范学校国文、伦理学教员,训育主任。曾于1938年暑假与黄声等一起创办西山公学,任名誉校长。  相似文献   
7.
韩师民国年间治校时间最长的李育藩校长,在接长不久即遇抗战全面爆发。从1936年底至1939年5月这两年多的时间,李育藩不断加强军事动员与训练,积极准备迁校,又重视学生诉求,强势解决争地纠纷,以及在沦陷前夕将学校西迁到安全地区,保存了韩师的教育血脉,使之在抗战烽火中,仍然能不断发展,成为广东东部最重要的学校。  相似文献   
8.
刘昌潮(1907-1997),室名不烦斋,揭阳桂林乡人。七岁开始学画,师事岭东名画家孙裴谷。1927年秋考入上海美术专门学校艺术教育系。1930年毕业后即被聘为揭阳一中美术教师。  相似文献   
9.
许伟余     
许伟余(1884~1974),亦作伟予,原名许挹芬,生于澄海县苏湾都许厝村(今属澄海区莲下镇)。许伟余是20世纪20至70年代潮汕地区知名的教师、学者、诗人。20世纪30年代及1943~1946年曾任教于省立韩山师范学校国文科。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30年代初期的汕头,彩票品种繁多,本地的主要有筹建中山公园平民新村委员会发售的汕头筹建中山公园有奖券、汕头招商局发售的林桂馥堂彩票、筹建市立医院委员会发售的筹建汕头市立医院有奖券三种彩票,同时还有潮梅各属十五字义会东泰公司发售的山铺票、广东河南大来公司发售的广东联榜彩票等多种外地彩票来汕销售,各种彩票的发行者为争夺市场,竞相推出开奖次数更多、奖金额高的彩票品种,使汕头的彩票市场出现较为混乱的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