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陈国磊 《现代语文》2013,(9):139-140
何谓“下水作文”?把写作比作游泳,要教会别人游泳,教者自己必须会游泳;教者会游泳,也不能只站在岸上指挥,要教运动员游泳,教练必先下水示范,“下水作文”也由此引申过来,表示老师与同学一样,也在写作文。老师就是教练,光有理论不行,还得亲自实践,因此,语文教师应常写“下水作文。一次作文指导课上,笔者正口若悬河地指导学生写作文:“应该这样写,那样写,首尾呼应,衔接过渡,要注重细节描写,要有悬念波折,感情要真挚……”忽然,  相似文献   
2.
陈国磊 《现代语文》2011,(12):63-63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我们常提“向四十五分钟要效益”这样的口号,怎样才能做到呢?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动力,是学生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也是学生学好语文课的入门向导。如何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标准》中的这样的述说:"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化解读。"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必须要有具备语文素养的老师。要培养具有个性化阅读能力的学生就必须拥有个性化的语文教学。所谓个性,就  相似文献   
4.
陈国磊 《黑河教育》2013,(12):30-30
在初中阅读教学的文本解读中,如何进行文本分析,引导学生获得多元化的理解和体验,是教师最为关注也是最为关键的问题。笔者根据实践经验,将自己在教学中的文本分析方法进行简要叙述。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单独操作,也可以进行组合使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