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专升本政策为广大专科生进一步提高学历层次提供了宝贵的深造机会,但近年来生源质量有所下降,给本科阶段教学造成一定的困难。本文结合英语专业专升本和普通本科班级专业四级考试成绩差异分析,提出通过适当调整教学侧重点尽快提高专升本学生的英语水平,保证英语专业的整体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中国学习者加工句子层面的英汉汉英宾语语码转换时的认知神经机制。结果表明(1)加工英汉语码转换时,转换后的单词诱发更大P200和N400;(2)加工汉英语码转换时,转换后的单词诱发更大的LAN和LPC;(3)英汉汉英转换代价的非对称性表现在汉英比英汉语码转换产生更大的P200、LAN和LPC。据此,我们认为在句子层面存在英汉汉英宾语语码转换效应及其非对称性,并基于IC 模型与BIA+模型,构建了宾语语码转换的加工模型。  相似文献   
3.
美目总统奥巴马的就职演讲是政治演讲的典型代表,本文以其演讲为研究素材,通过对词汇、句法及修辞层面的具体分析。旨在解释美国总统就职演讲正式性和生动性的文体特征。  相似文献   
4.
1引言何明延(1982)说,我们说话或写文章,为了达到好的效果,有时可以更换现成词语的某个词素或词,临时创造出新的词语来,这种修辞方式叫做仿词。余立三(1985)认为仿拟是故意模仿某一著名的诗歌或某一名言、警句或某一谚语,改动部分词语而表达一种新的思想,从而取得幽默的效果,或者达到讽刺嘲弄的目的。谭永祥(1991:307)认为仿照一个现成的词语,临时造出一个新词,或仿照某一种腔调、格调造句成文,仿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图-词干扰实验和掩蔽启动实验,通过考察不同语义相关性对英语二语词汇理解的影响,研究中国英语二语学习者语言理解中的词汇选择机制。结果表明中国英语二语学习者在语言理解中选择有独特的词汇选择机制——竞争干扰模型:竞争产生干扰,同一范畴词竞争产生的干扰效应大于非同一范畴词,同一范畴内不同语义相关程度的词竞争产生的干扰会根据语义相关性不同而变化,不同范畴词之间的相互竞争干扰随着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体学理论,从词汇、语法和语篇三个方面分析《高级英语·酒肆闲聊与国王英语》一文中的文体特征及其效应,作者对语言的使用使得该文的文体风格与酒肆闲聊的风格达到了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7.
本首先提出了标点符号变异这一概念,人们在使用标点符号的过程中,有时根据语境的需要,会偏离标点符号使用的常规而选择未被前人所使用过的方式,这就是标点符号的变异(deviation)。然后通过变异性地使用标点符号的具体事例,详细地探讨了标点符号变异使用的种类以及相应的效应,最后指出,标点符号变异是语变异的一种形式,表达了使用们难以用言语来表达的复杂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8.
美国名的语言学家马兰德罗在他的《非言语交流》一书中详细地分析了非言语行为。他把非言语行为分为周围环境、有声与无声、装饰用品等。运用言语行为能表现一个作家的特点,运用非言语行为来表现人物的心理特征及其所产生的体效果,同样也能形成某一个或某一类作家的风格。诺贝尔学奖获得奥尼尔的八场话剧《琼斯皇》被公认为表现主义戏剧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9.
"第七届中国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6年11月在重庆大学隆重召开。本文拟在概述研讨内容的基础上对本次会议作扼要评析,探索中国二语习得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