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刊今年第一期《大学生论坛》专栏内发表了两篇关于“从政热”的文章后, 引起了一些同志对这一问題展开讨论的兴趣。在本刊编辑部收到的许多来稿中,对当前大学生中出现的“从政热”进行了客观的分析,既不盲目肯定,也不轻易否定,这样来研讨问题,将给人以启发。由于篇幅所限,我们从来稿中选编了三篇,刊登如下。  相似文献   
2.
学校是青少年实现个体社会化和个性化协调发展的重要场域,打造阳光、安全校园是社会以及亿万家庭的共同诉求,然而频频发生的校园欺凌事件却让学校教育教学面临重重挑战.学校场域中规章制度的过度"规训"、教师教育惩戒权不明、师生课堂交往的失衡、同伴群体对游戏规则的漠视以及家庭场域中不良惯习的迁移都会促使校园欺凌的滋生,通过加强学校...  相似文献   
3.
女科技工作者的心理健康及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调查显示女科技工作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职业女性整体水平。影响女科技工作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是家庭和事业矛盾、传统的社会观念、多方面的精神压力、社会交往能力偏低和消极的人格心态。为了提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女科技工作必须提高自身的政治水平;克服消极心理、培养健康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加强心理健康的教育和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4.
本探讨了衡量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六条参考标准,初步分析了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要形式,是学校教育活动的主要阵地。然而,传统课堂教学价值取向存在的误区和偏差却影响着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生的发展。在多元、开放的现代社会,课堂教学价值取向也必将朝着多元化、复杂性、开放性、发展性的方向发展,这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困境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天顺 《天中学刊》2000,15(4):93-94
素质教育 ,既是在 2 0世纪末开始根植于我国的一种新的教育观念 ,也是当代我国教育改革孜孜以求的教育现代化目标的首要内容。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是中央和国务院为加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作出的又一重大决策。”但实际上 ,我们却发现推进素质教育可以说是异常艰难 ,这有多方面的因素。一、深厚的历史心理积淀影响素质教育的实施我国从孔夫子的“学而优则仕” ,到隋唐开始的以科举考试作为人才选拔制度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的高考选拔人才制度 ,都证明了只要通过了…  相似文献   
7.
科学文化素养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在传授给小学生书本知识的同时,更应该重视培养科学文化素养,让小学生获得全面发展,但是,纵观当今的小学语文课程,并没有合理的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需要提出相应的策略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对高师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模式、教育内容和方法等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的高师教育是一种专才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技能单一、知识面窄、缺乏后劲,已不太适应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树立大师范教育观,深化高师教育改革,实施通才教育,加强高师教育的综合性和整体性,为中学教育和社会发展培养出“基础实、知识宽、能力强、素质好、体魄健”的人民教师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河南省部分女科技工作的调查可知:女科技工作对扮演双重角色的态度是希望二兼顾;对传统性别角色“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仍有所保留;女科技工作有着良好的敬业精神,但是由于双重角色的困扰,影响着她们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0.
课程改革是改革基础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实现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教师是课程改革的主力军,在课程改革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第一,教师是课程的研制者。教师在地方课程设置,尤其是在校本课程设置中大有作为。第二,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再好的课程,必须经由教师去实施。第三,教师是课程的评价者。教师在课程设置和安排、课程内容的取舍、教材的编排和体例等方面的意见及看法,对课程建设是十分有益的。而在现代教育中,教师的课程意识是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再造和课程评价的源泉、前提和保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