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JCC-3型生理实验多用仪(下称多用仪)是大学生命科学院及医学院校学生生理学实验中使用的简易电子装置。由于这种多用仪可用来刺激动物组织、记时和记滴,因而它可用于动物生理实验的教学与研究。但是该仪器输出的是恒电压脉冲,当两个电极(银钉)插入动物体内的深度、方向、间隔距离稍有改变时,动物体电阻(简记为R0)随之发生变化,引起脉冲电流大小发生改变,从而与之相关的电流刺激强度也改变,这是重复实验所得数据离散的原因之一。为配合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新型镇痛药物研究开发过程中动物实验的需要,我们将生理实验多用仪改制成一种能用…  相似文献   
2.
乾嘉之际,镇江地区出现了一个诗画兼擅的文人群体--京江画派,其代表人物是丹徒张崟,时代政治的束缚和地域隐逸文化风尚的双重作用,使得张崟形成一种逃世的心态:隐迹田园,回避现实矛盾,诗画自娱.这种心态又直接作用于其诗歌创作,使得其诗歌中流露出浓郁的闲适情调.张崟的文化心态及其诗歌旨趣在镇江士大夫群体中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对其进行深入探析有助于了解镇江地域文化和地域文学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古代士人在处理"仕"、"隐"矛盾时,无法摆脱悬置头顶的"庙堂"观念。晚唐五代士人的"情隐"观将具有某种叛经离道色彩的"情"引入其隐逸价值体系之中,从而打破了隐逸思维"独善"、"兼济"的政治魔咒。这种"情隐"观由晚唐杜牧开启,李商隐、温庭筠在不同的方向上加以开拓,至唐末韦庄、韩偓得以最终确立。五代词人在深化其内涵的同时,也在背离着它的基本内核。可以说,在晚唐、唐末、五代三个时间维度上,构成了"情隐"观演进的三部曲。  相似文献   
4.
韩愈被贬潮州后,其思想是否发生转变,众说纷纭。我们从韩愈的诗文及其行动中可以看到他围绕着政治功利这一根本目的,在攘斥异端与反对藩镇割据两个重大问题上的反应。对这两个重大问题的梳理与辨析,可以客观地评定韩氏贬潮后思想是否发生转变,这对韩愈其人做出公正的评价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乾嘉之际,镇江地区出现了一个诗画兼擅的文人群体——京江画派,其代表人物是丹徒张崟。时代政治的束缚和地域隐逸文化风尚的双重作用,使得张崟形成一种逃世的心态:隐迹田园,回避现实矛盾,诗画自娱。这种心态又直接作用于其诗歌创作,使得其诗歌中流露出浓郁的闲适情调。张崟的文化心态及其诗歌旨趣在镇江士大夫群体中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对其进行深入探析有助于了解镇江地域文化和地域文学的特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