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东汉以后,相对安定的南方经济有了较大发展,三国时期,地处长江流域的蜀国和吴国励精图治,发展经济,与已经得到充分开发的黄河流域的曹魏相抗衡,充分显示出长江流域巨大的发展潜力,同时也拉开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序幕。三国时期是中国的经济格局发生变化的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2.
东汉以后,相对安定的南方经济有了较大发展,三国时期,地处长江流域的蜀国和吴国励精图治,发展经济,与已经得到充分开发的黄河流域的曹魏相抗衡,充分显示出长江流域巨大的发展潜力,同时也拉开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序幕。三国时期是中国的经济格局发生变化的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3.
碑石文字是区域研究中独具特色的实物资料。陈显远先生编著的《汉中碑石》和张沛先生编著的《安康碑石》,汇苹了两地碑石的精华。本文主要根据这两部著作收录的碑石,对明清时期汉中、安康的环境问题略陈管见,请方家和同好赐教。一汉水上游的汉中、安康地区,地处关中平原、成都平原和江汉平原之间,秦岭、巴山并峙北南,汉水横贯其间,形成“两山夹一川”的地貌。这里区位优势独特,自然环境优越,但因交通、区位等各种因素的限制,直到明朝中叶之前,仍是中国大陆腹地有待进一步大规模开发的几个地区之一。明朝中期,中国封建经济有较大…  相似文献   
4.
一般认为曹操兵败赤壁是形成三国鼎立的主要原因,其实赤壁战后并未完全形成均势。曹操占领汉中后完全有能力也有机会趁机入蜀,消灭刘备,并进而沿江东下消灭东吴,统一中国。而遗憾的是曹操最终放弃了汉中,而刘备却牢牢控制住了汉中这个入川的门户、蜀汉的生命线,以与曹操抗衡。汉中的得失与归属是形成三国鼎立局面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