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文化理论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1.
观察是生物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基本能力,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有独到作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可从五个方面入手即教学生广泛收集、精选观察材料,学会使用显微镜等观察工具,在课上指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图形,引用现代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加强课外实践。  相似文献   
2.
倒过来想     
据说,下面这道题是俄国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设计的,请你试着猜一猜。从前,有个农夫,死后留下了一些牛。他在遗书中写到:妻子分全部牛的半数再加半头。长子分剩下牛的半数再加半头,他所得的牛是妻子所得牛头数的一半。次子分还剩下的牛的半数再加半头,他所得的牛是长子所得牛的头数的一半。长女分剩下的牛的半数再加半头,她所得的牛是次子所得牛头数的一半。结果一头牛也没有杀,正好全部分完。问:农夫死时留下了多少头牛?请暂停阅读,想一想:解这道题该怎么思考?怎么计算?是先假设一些情况然后逐一验证好呢,还是设农夫死时留下的牛为X列方程…  相似文献   
3.
在新课改思想逐步深入农村中学的今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受到空前重视,如果教师仍旧把已经组织好的知识机械地灌输给学生,势必影响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影响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活跃的课堂思维是学生创造思维的催化剂,而活跃的课堂气氛主要来自学生的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如何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呢?笔者认为,教师应努力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话能说,有话会说。一、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有话可说主要针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而言。设计课堂提问要充分研究学生的需要和兴趣,问题的设计要有艺术性、探究性,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做到由…  相似文献   
4.
人生如树     
儿时曾见过一个木匠,每次上山伐树,都是顶风冒雪到山的北坡,去采伐那些常人看不上眼的树木,而对南坡笔直的  相似文献   
5.
人生如树     
儿时曾见过一个木匠,每次上山伐树,都是顶风冒雪到山的北坡,去采伐那些常人看不上眼的树木.而对南坡笔直的大树却从未伐过一次.我百思不得其解,问其缘由,木匠回答我:南坡的树阳光充足,营养充分,生长迅速,但木料却不结实;北坡的树历经风雨,生长艰辛,虽不平直但木质坚硬、耐用,要比南坡的树好上几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