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理解统计与思考应用1.1理解统计《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的社会,人们常常需要收集数据,根据所获得的数据提取有价值的标》)指出:现代社会是信息化  相似文献   
2.
本节课教学的核心是画出正弦函数图象上的任意点T(x0,sinx0),经历观察角α与sinα的变化、教师示范、计算机演示、学生用“手工细线缠绕”法实践操作四个步骤.诱导公式是反映圆周运动中运动变化规律的代数式,它在简化函数图象的研究过程、由正弦曲线得到余弦曲线等方面都发挥着作用,使得数与形的联系得到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3.
《考试说明》指出:高考命题应从学科整体意义的高度去考虑问题,强调知识之间的交叉、渗透和综合,体现综合性.因此,选拔性的考试倾向于通过一道试题达到综合考查学生的知识及数学思想方法的目的.基于知识交汇所命制的试题意味着知识的综合度更高,考生解决问题的难度更大.  相似文献   
4.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首次出现了过程性目标,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经历从具体实例抽象出数学概念、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让学生经历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高中数学主要通过对重要公式、定理的推演及发现过程的再现;定义的解剖、解题思路的探索;错误思维方法的辨析;过程的反思等环节来实现其过程性学习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要着力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其中,认识空间图形,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运用图形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2009年福建省高考(数学)考试说明》(以下简称《说明》)指出:命题体现普通高中课标课程的理念,准确理解和把握课标课程的内涵与要求,考查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知,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是高考考查的(基本)目标也是重要目标.正因如此,何为“双基”?何为知识“交汇”?在知识的交汇处如何进行双基考查?是值得思考的.  相似文献   
7.
站在培育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角度,整合、凝聚、统摄数学知识,构建实践式、焦点式、生活式、演绎式主题学习,将素养贯穿、渗透、弥散于教学各环节中,拓展知识广度与深度,引导学生深度学习,整体把握知识体系,使知识与能力活性化、合力化、迁移化,从而提升和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8.
选拔性数学考试试卷的命制工作具有明确的计划和标准,试题的比例与整体均衡、恰当的覆盖面与突出重点知识、能力立意体现与数学素养考查等,都有赖于试卷组卷过程的科学、规范.本文从试卷组卷的关注要点、组卷的常用形式、组卷的基本流程等方面阐释选拔性数学试卷的组卷策略.  相似文献   
9.
在教学过程中,从一道简单且具代表性的试题入手、从不同的角度将问题进行拓展变式并加以探究,可以达到活跃学生的数学思维、拓宽思路、促进知识网络的系统化、深化数学思想的目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对此,美国著名的数学教育家G·波利亚有一段深刻的阐述:"一个专心的、认真备课的  相似文献   
10.
立足于初高中衔接,通过二次函数主题教学,从基本知识、基本思想、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等方面抓住衔接点,将部分高中教材知识内容巧妙地融入到初中教学,将内在隐形知识可视化,用整体的、崭新的、更高层次的起点来阐释二次函数,开阔视野,培育理性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