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0篇
教育   46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8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零本斋记     
陈朴 《出版史料》2001,(2):85-86
  相似文献   
2.
十多年来,“三算结合”教学改革实验,遍及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城乡,是小学教改实验中规模较大、发展较快、效果显著、影响较广的单科改革实验,是一项推动基础教育改革、减轻负担、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早期开发儿童智力的重要改革。这项实验已经涌现出一批教学改革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积极分子,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宝贵经验,撰写了不少优秀论文和经验总结,并录制了一些较好的“三算”课堂教学示范课。为了进一步总结经验,推动“三算”教学改革深入发展,经中国珠算协会“三算”教学研究会研究确定,在1991年下半年,与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联合召开总结经验和表彰先进会议,对于十年  相似文献   
3.
最近十几年来,我国的教育和教学逐步进入一个大变革的时代。这个植根于政治、经济、科学和文化大变革中的教育和教学的改革,出现了很多新的特征和发展趋势。现将教学改革中的主要趋势和基本特征,简述于后: (一)发展的教育正逐步代替选拔的教育,提高素质优于拔尖教育教育的功能和培养目标,在大变革的时代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着重要变化,正在由过去的选拔教育转化为发展教育。过去为少数人服务的拔尖教育、升学教育或者升学的预备教育,正在由普及义务教育、发展的教育和以提高素质为教学改革根本目标的教育所  相似文献   
4.
“三算结合”教材的介绍陈朴小学数学将笔算、口算、珠算三者结合起来进行课堂教学,简称“三算结合”。根据这种改革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编写了一套教材进行实验。现从几个方面将这套教材加以介绍。一、长期实验多次修改这套教材是由中央教科所、中国珠算协会三算教学...  相似文献   
5.
(四)基本一致的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的辩证关系 教学改革的目的之一是要大面积地提高质量,客观上就需要既有基本一致的统一要求,又有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因材施教,区别对待。使统一性与灵活性、多样性相结合。 (11)重视实践环节,是教学法改革中的关键。 既然在学习和认识的过程中,任何人也不能代替学生的作用,那么,就应尽量让学生多参加实践活动,努力克服教学脱离实际的现象。正如《中共中央  相似文献   
6.
陈朴 《中国广播》2011,(2):54-56
本文结合实践,对专访中记者提问的技巧进行了归纳、提炼和总结,提出记者提问要具体、简洁、善于追问,这样才能体现新闻专访是对新闻更详尽和深入的解读。  相似文献   
7.
陈朴 《收藏》2006,(2):117-118
护身符即保护身体安全的符咒,人们认为它是预防疾病、驱除魔鬼、避免灾难、保护生命的吉祥器物,随身佩带。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在不断改进,对护身符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小,多数护身符演变成装饰品,旧式护身符则成为珍藏品。  相似文献   
8.
9.
才上高一时,最怕的人就是地理老师,那时觉得他就是一个凶巴巴的老头子,很难接近。再加上班主任在介绍时,又添油加醋地说他多么多么厉害,于是本来就胆小的我,心里就更多了几分惧怕。  相似文献   
10.
提高差生的工作是当前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我们对较差学生要有一个全面的观点。差生不是一切都差,关键是怎样引导。如果教育得法,他们把潜在的内因调动起来。把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他们不仅能赶上去,甚至能超过好学生。怎样才能提高差生,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第一,改进课堂教学,提高差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增加较差学生的实践机会,越是较差学生越要让他们做,特别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