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2.
陈桂圣 《成才之路》2010,(31):12-13
现代社会,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科技发展迅猛,信息技术得到越来越多的行业和人士的重视。教育也不例外。《基础改革课程纲要》中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相似文献   
3.
经常听到语文老师抱怨:语文课难上,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昏昏欲睡;作文难批,批得头昏眼花,腰酸背痛,学生对批语却懒得看一眼;一学期语文课数量可观,学生能力却不见长进。笔者认为老师越“勤快”,学生就可能越懒惰。这正如家庭教育一样,父母越勤快,家务包揽得越多,孩子就做得越少,惰性就越强。因此,做老师做父母的也应该学会“偷懒”,不要包办,要给学生“做”的机会。  相似文献   
4.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能力,就是交往过程中听、说、读、写的能力。无论是听、说,还是读、写,都需要调动大脑中储存的语言积累。能否听懂别人的话看懂别人的书,能否准确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都取决于自身的语言积累。积累语言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基础,可以设想。若没有语言积累作为基础,想提高语文能力,完全是空中楼阁。  相似文献   
5.
提到学习语文,人们往往想到的是课堂上老师拿着教科书照本宣科,学生背背写写而已。其实不然。《红楼梦》中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可见语文不仅在课堂,身边处处都有语文知识,都有语文的用武之地。《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强调:"语文教学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