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热情心理学研究表明,恰当、适宜的环境能有效激发人们的热烈情绪,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在教学中,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和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让他们的学习置于一种真实、优美、和谐的场景中,从而激发对学习的热情。首先,情境的创设可以使原有抽象、逻辑、符号化的学习内  相似文献   
2.
闽南方言的文化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闽南方言是一种超地区、超省界、超国界的汉语方言,它保留了许多古汉语的特征,被许多语言学家称为"语言活化石"。唐宋以后,闽南人大量外迁,在输出自己语言的同时,也吸收不少外来词语,故闽南方言具有融合性的特点。闽南人还有强烈的中原文化认同感,造就了强大的文化凝聚性和向心性。  相似文献   
3.
记得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任何思都是从疑开始的,疑问是获得知识的前提条件,有了疑问,才有进一步深入学习的需要,也才可能获得新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更要注意  相似文献   
4.
我听见了     
我家门前有一段小石阶,那是去我家的必经之路。每天来来往往的脚步声我都能清晰地听见。  相似文献   
5.
心理学研究表明,恰当、适宜的环境能有效激发人们的热烈情绪,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在教学中,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和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让他们的学习置于一种真实、优美、和谐的场景中,从而激发对学习的热情。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水平往往也是衡量一个学生语文能力的高低。因此,作文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它担负着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和书面交际能力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培养一个知书答理、举止文明的孩子,是社会、家长和学校的共同愿望。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基础,也是人素质高低的体现。小学阶段是形成习惯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作文训练提出了明确要求,特别是学生自改作文能力的训练,要求学生"能初步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作文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改的优先权应属于作文本人。"这些话  相似文献   
9.
博物馆教育是一种审美体验。生态式艺术教育是一种新思维的审美教育模式,在博物馆的教育实践中利用博物馆教育与儿童美育的互动关系,设计一种生态式艺术教育模式来开展博物馆的儿童教育,提升博物馆教育领域的内涵,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