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物理教学在传授物理知识的同时,更应重视物理思想的渗透,使学生领悟物理研究的方法、物理研究的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品质和科学素质,而现代教育技术的迅猛发展,充分利用计算机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对课堂教学更好地渗透物理思想的教育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本文就一个课堂教学实例说明在课堂教学中怎样利用多媒体课件渗透物理思想的教育,加强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陈永田 《物理教师》2008,29(4):67-69
电路化简是高中物理竞赛中重要的内容,就复杂电路化简问题,笔者有点心得,与同仁共勉.电路化简是有方法可循的,总体来说比较典型的有3种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高中物理学习中,我们知道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部分,且通常情况下重力约等于万有引力。地面上的物体肯定会受到地球施加的万有引力,但能说地面上的物体肯定受重力吗?  相似文献   
4.
所谓超重(或失重),是指物体或系统在竖直方向有向上(或向下)加速度,而出现物体或系统对悬线的拉力或对支持物的压力大小(或小于)重力的现象。当物体在液体中有竖直方向加速度时,其超重和失重的分析比较复杂。下面就物体在盛水容器中的两种情况进行探讨。 1.物体和盛水容器相对静止  相似文献   
5.
1问题的提出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高中物理教材中提供了大量的可以进行探究的科学素材,生活实际中也有许多新鲜有趣的现象,值得同学们关注和研究,但大多数同学不知道我们应该怎样去观察生活、观察物理现象,不能提出研究课题,也不知道如何对一个物理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为此物理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物理知识,不仅要教会学生能解决一些物理试题,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去对一个物理现象,物理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物理课堂教学中采用探究性学习模式,让学生体会、感受和掌握物理研究的方法和操作流程是当前课改的趋势。2案例案例一《牛顿第…  相似文献   
6.
在高中物理学习中,我们知道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部分,且通常情况下重力约等于万有引力。地面上的物体肯定会受到地球施加的万有引力,但能说地面上的物体肯定受重力吗?且看这样一道题:假如地球自转速度达到赤道上的物体能“飘”起来,那么可估算出地球上的一天等于h。(地球半径R≈6.4×106m)学生的解法主要有两种:法一:由GRM2m=mR4Tπ22,T=4πG2MR3,代入R=6.4×106m,M=6.9×1024kg,得T≈1.4h。法二:由GRM2m≈mg,有mg=mR4Tπ22,T2=4π2Rg(g取9.8m/s2,R=6400km),仍可得得T≈1.4h。二者结论一致,但学生对方法二有疑问,我们不妨分析一下:…  相似文献   
7.
在全电路动态分析问题中,我们往往要运用串并联电路的特点、闭合(或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和电功、电功率等知识综合分析电路中某些用电器(含电表)的电流、电压、电功率如何随着某一电阻阻值的变化而变化。这类问题需要考虑的方面较多,而且稍不注意学生就会出错。下面就“串反并同”规律作一介绍,它能帮助我们快捷、准确地解决有关电路动态分析的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