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速读     
逾七成老师认同新课改理念 10月14日,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布“2011年教师评价新课改的网络调查报告”。该调查回收中小学教师问卷3740份,受调查教师覆盖全国29个省市区。调查显示,对于新课改理念,  相似文献   
2.
我赞赏章文琼,感动于他的无私奉献和执著坚守,感动于他毅然决然地投入到贫困山村的脱贫致富大计中,义无反顾,任劳任怨。我觉得,他最值得赞赏的一点就是,在当前这个物欲横行、价值观扭曲的时代,他以一种超乎寻常的献身精神为处于迷茫之中的人们,特别是青年朋友们,建构了一座精神家同,使人们从中找到了自己生命的归宿和人生的意义,当然也找到了幸福所在。  相似文献   
3.
新课改以来,概率的教学是最让我们困惑的,这部分内容的把握难度比较大,有时老师不经意地点拨却把学生引进了陷阱,或者引进了错误的理解中.下面以笔者曾经聆听的北师大版教材二年级上册"抛硬币"一课中的两个片段为例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4.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因此我们经常引领学生去追寻"标准答案",却忽略了探究过程中的不同声音,急于让学生得到正确的答案.也恰恰这样,错过了意外的精彩,让学生的思维被束缚在狭小的空间里,得不到更好的发展.下面我节选课堂中的一例,期望引起大家的思考. 一课堂展示,引发"最多能种6棵还是4棵桃树"的思考 在执教北师大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实践活动"铺地砖"时,我设计了一道拓展性的题:一个正方形的小果园,它的周长是20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如果每4平方米种一棵桃树,这个果园一共可以种多少棵桃树?  相似文献   
5.
<正>【课例背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提出要注重幼小衔接,合理设计小学一至二年级课程,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本课是一年级下册“数学好玩”的第二课,属于“综合与实践”模块。2022年版课标将这一部分的内容改成了主题活动:数学游戏分享,要求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回顾自己在学前阶段的经历与数学学习相关的活动,唤起数学学习感性认识和学习经验,激发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6.
动态化、创造性地呈现教材数据、情境和活动不仅符合学生的个性发展规律,适合学生的学习特征,更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深度思考,最终为学生创设高质、善思和灵动的学习场景。一、动态呈现教材数据,在知识形成中深度思考教材中数据的呈现往往是"死"的,是需要教师进行有效二次加工才能起到最佳效果的。  相似文献   
7.
新课改以来,概率的教学是最让我们困惑的,这部分内容的把握难度比较大,有时老师不经意地点拨却把学生引进了陷阱,或者引进了错误的理解中。下面以笔者曾经聆听的北师大版教材二年级上册“抛硬币”一课中的两个片段为例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8.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强调要实现“教—学—评”一致性。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解读了“‘教—学—评’三位一体”的理念,即在整个教学实践中,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对学习结果的评价之间的协调配合。围绕学习目标、学习活动和评价证据三要素,检验与判断学生要学会什么、怎样让学生学会、何以知道学会。那么单纯用原来教或学的视角都已不合适新时代学生的学习需求,必须找到教与学的平衡点和结合点,从学习视角来制定学习目标、开发学习活动、实施学习评价。  相似文献   
9.
<正>当前,小学数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已经越来越趋向多元,有些聚焦学习路径研究、有些从心理学视角审视教学内涵、有些基于学生主体开发教学活动等,但无论哪个视角,我们终究无法脱离与学生建立关联的教材。真正地读懂教材,挖掘教材背后的价值,将教材转化为学习资源和探究素材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要培育适合新时代发展的人才,必须实施精准“教学”,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