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我在成为一名特级教师这个过程中,有努力、有惊喜、也有过徘徊。从教18年来,在省市上过40多节公开课,有老师说我是在公开课舞台的演出中成长起来的!想想也对,但更准确地说是在为上好公开课而磨课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尽管当前对  相似文献   
2.
3.
最近我们执教了《商不变性质》一课 ,在多次试教、反思、再设计的过程中 ,留下了深刻的体会与思考 ,现介绍如下 :一、教学过程和设计意图1.提出猜想先让学生说说加法、减法或乘法运算中有些什么特点 ,再让学生凭自己的感觉猜一猜在除法运算中可能会有哪些特点存在 ,结果学生有了这样的猜想 :①被除数变大 ,除数不变 ,商会变大。②被除数变小 ,除数不变 ,商会变小。③被除数不变 ,除数变小 ,商反而大。④被除数不变 ,除数变大 ,商反而小。[教师创设一个学生较容易回答的问题 ,目的是了解学生对加、减、乘法运算特性的认知情况 ,激起学生对…  相似文献   
4.
奥苏伯尔说过:“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那么针对一堂具体的数学课,学生的学习起点究竟在哪里?面对不同学生认知起点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究竟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切入口,还是以学习经验为切入口呢?如何把握好教学的起点呢﹖《除法的初步认识》一课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本节课的目标是使学生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知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建立“平均分”的概念。我们多次上了《除法的初步认识》一课,对教学起点的把握深有感触,现通过本文梳理我们…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