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兰州出版的《秘书之友》杂志自一九八四年以来,先后发表了几篇关于秘书在决策中的作用的文章。有的文章认为,秘书在决策工作中处于一种协助领导决策的地位,自己并无独立的决策权。它们把这种情况叫作“辅助决策”。有些内部印行的秘书学教材或参考材料,如山西毛含德编著的《秘书学概论》,江汉大学秘书学教师研修班所编的《秘书学教学参考材料》,也持此种观点,或者干脆称秘书人员为“决策助理”。 对于上述这种观点,笔者认为很有深入研究的必要。 一、从现实的考察来看 秘书有独立的决策权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的文学史和文化史上,有些人曾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为人们所忽视与冷落,司马迁、陶渊明、杜甫等人,都经历过这样的遭遇;有一些人则是长期地被人们所误解,例如吴文英,陈廉贞就称他为“一位被误解的词人”,叶嘉莹说他的词“在一直被人误解或甚至不解之中”;还有一些人则是至今还被忽视,冷落或误解着。陈霆就是这些人当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3.
凡是读过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变色龙》的人,都对奥楚蔑洛夫和他的那件军大衣,留有深刻的印象.细心的读者会发现:作者对军大衣的设计与描写是深具匠心的.在作品中,正面写的是奥楚蔑洛夫一次又一次地“变色”的经过,侧面则写他穿着军大衣——脱下军大衣——穿上军大衣—裹紧军大衣的变化.契诃夫如此着力地描写军大衣,究竟有什么用意呢?或者说军大衣在作品中到底起了些  相似文献   
4.
无数历史事实表明,一场大的政治革命,必然会有一场大的文化革命为其先行。而文化革命深刻、广泛的程度,又往往会直接影响着政治革命成果的大小。1919年的五四运动之所以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辽阔的地域覆盖面,之所以能取得辉煌的胜利,那是与在此之前中国思想界所进行的卓有成效的新文化运动,密不可分的。因此,新文化运动也就成了整个五四运动中有机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和《枯树赋》,是今存庚集中的重要作品之一,历来为论者所评议、称引.这两篇赋均无具体的写作年代标记,乃至成为聚讼纷坛的问题.人们在论及时均各据已见加以解说,这就妨碍了对原作内容的正确理解,也妨碍着对庚信思想发展轨迹的考察.因此,是应当认真加以解决的.笔者不揣浅陋,对此作了一些探讨,撰成此文,以就正于方家云.  相似文献   
6.
陈霆是位勤奋的作家,今存《水南集》十七卷,收诗词994首,文88篇。此外,《重修东莱书院记》、《新市镇志序》、《大珰张瑜科参(并跋)》、《唐栖镇通济桥碑》、《德清县科第题名碑》等篇,是集未收而县志有之。一些专著的序、跋,亦未收入该集而分见于有关各书。县志“艺文志”载陈氏著有《水南续集》一书,然搜集湖州历代作家著作的《吴兴丛书》,没有辑入此书,刘承干在《水南集》跋语中也未曾提及。也许此书在清末已经失传,刘氏未之见也。  相似文献   
7.
唐初的“贞观之治”,历来被誉为我国封建社会的“太平盛世”。这个盛世的出现,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当时的上层统治阶级能从历代王朝的覆亡中,吸取有益的教训。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就是一份对这一历史教训所作的可贵总结,所言多被太宗采纳,有助于“贞观之治”。  相似文献   
8.
夏衍同志的报告文学《包身工》,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作品之一,也是我国报告文学发展史上一座光辉的里程碑.这篇杰作,最早发表于一九三六年《光明》杂志创刊号上.由于它真实而生动地揭露了二十世纪在日本帝国主义经营的中国纱厂里,还公然地保存着奴隶制度这一罪恶事实,因而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人民那时正在进行的抗日救亡斗争.对于这样重要的一篇作品,解放后在一些报刊、书籍中广为转载、选用,那是十分自然的.然而,在转载和选用中,几乎都作了改动,且改动的情况又颇不相同.  相似文献   
9.
明代文人陈霆,一生非常勤奋,除了创作方面的成就以外,学术方面的成就也十分的可观.本文拟就他存世的几种专著分类略加述评,不详存佚者阙而不论. 一、《渚山堂诗话》、《渚山堂词话》两书为陈氏诗词评论方面的著作,各有三卷,其前均有作者自序.《渚山堂诗话》唯于《四库提要·存目》见之,谓“是书杂论唐宋以来诗词工拙,而明诗为多.又喜自载其诗,如《冷斋夜话》、《瑚珊钩诗话》之例.如论古人作诗,用事当如水中著盐,寓意当如空中散花”.从这里我们可以了解到该书的大致面貌及作者论诗的主要观点.其序收进《水南集》,大旨论“诗话”之源流及功用,以驳斥“谓诗话病诗者”.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