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02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初二《物理》机械运动一章中 ,对速度概念的引入 ,若改用探究式教学 ,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兴趣 ,开阔学生的思维空间 ,培养创新意识 .在一次全县性物理示范课教学中 ,笔者建议上示范课的教师在引入速度概念时采用探究式教学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将有关片断介绍给同行们 ,以供参考 .第一步 :通过典型事例 ,让学生概括出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教师提问 :在百米赛跑中 ,观众是怎样比较运动员跑的快慢的 ?裁判员又是怎样比较运动员的快慢的 ?(先让学生讨论 ,然后由学生将讨论结果概括出来 )学生回答 :观众采用的方法是比较谁跑在前面 ,…  相似文献   
2.
很多青年教师都想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这反映了当代青年教师献身教育、锐意进取的时代精神风貌。毫无疑问,这是应该鼓励的。但是,在具体的做法上,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①急于求成,忽视基本功的训练;②轻视教学常规,以为“打破常规才有特色”;③一味猎新求奇,不重实效;④我行我素、唯我独尊、不研究教学规律,不重视学习前人或他人的经验,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我们有些青年教师对如何才能正确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教学特色的正确形成应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等问题还存有模糊认识,甚至产生了误解,这对青年教师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那么,如何才能正确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正确的教学特色到底应建立在什么基础上呢?笔者想就这一问题发表一些粗浅的看法,同青年教师朋友一道探索,希望能对青年教师朋友们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对—批学生进行预测,然后告诉老师,说其中有几位学生非常聪明:将来一定有出息。其实,这几位学生的情况与其他同学一样,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但是,老师听了心理学家的话后,对被称为“非常聪明”的学生却刮目相看,在教学中自觉不自觉地给这几位学生更多的注意、鼓励、关怀和指导。结果,经过一段时间后,这几位学生的学习成绩奇迹般地跃进了许多,成为学生中的佼佼者。这种现象,心理学家称之为“皮格马利翁效应”。作为教育者,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