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5 毫秒
1.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多方面改革措施的综合配套,其中当然也包括行政改革。正是基于这种认识,笔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围绕行政改革这一主题,力求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采用分析对比的方法,对行政改革的理论根据、我国行政改革的具体历程、经验教训以及其对现实行政改革的启示,作些力所能及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进入九十年代的中华民族,学习雷锋同志,弘扬雷锋精神,已形成一股强大的热潮,成为我国当今时代风貌的一个重要特征。社会上,昔日唉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固”的部分中老年人,也正在从许多“活雷锋”的典型事例中逐步改变着自己的“传统看法”。人们一方面在赞誊今天,以寄托对未来学雷锋活动发展前景的希望;另一方面,他们却又从六十年代初期以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的学雷锋热潮、但未能坚持下来的历史回顾中,错误地认为:在今天,雷锋的光辉形象之所以能在人们心目中重新确立,雷锋精神之所以能重返现实的中国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社会中,要使公民道德教育更具实效性,其切入点的选择,不应再停留在提高道德认识上,而应定位在道德信念的确立上。为此,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在界定道德信念要领的分析其含义的基础上,对之所以要把道德信念作为公民道德教育切入点的意义,以及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应如何抓好这一切入点的教育,作些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一个国家的行政管理,要达到预期的目的,实现理想的目标,对行政管理的主体──各级政府行政机关及工作人员来说,不仅要依法行政,而且还需要依德行政。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本文通过对我国“德治”传统管理手段的论述和评析,提出了在现代社会的行政管理中,也要坚持依德行政的论点,并对我国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中依德行政对依法行政的作用以及它们两者的关系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道德教育应坚持人性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论思想来指导道德教育,从而坚持道德教育的人性原则,这是本的立意所在,为此,笔在阐述历史上有些思想家对人性与道德教育有关认识并指出其局限性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人性论思想的主要内容以及它与道德教育摧在联系,进而就今后在道德教育的实践中如何坚持人性原则,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所谓道德惩罚,就是社会对那些践踏道德规范、不顾道义谴责、对社会道德风尚产生极坏影响、而其行为又未能触犯法律的行为主体给予物质性和精神性的制裁即经济利益上的处罚和道德意识上的批评,以此引导和教育行为主体及社会广大成员实现由恶向善、由罪恶向德性的转化。道德惩罚既是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规则经济的需要,也是这种经济体制下个体道德生长的外部动力。在现实中道德惩罚有其特殊的适用范围;同时也必须建立相应的法律保障机制和制度行政机制,以便真正发挥其在道德实践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论高校师德的制度性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教师是教学和科研的主体。抓好高校的师德建设 ,既有利于高质量人才的培养 ,也有利于高校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然而 ,由于传统的高校师德建设缺乏相应的制度性保证 ,致使其实际的成效难尽人意。因此 ,为充分发挥教师在教书育人中的特殊作用 ,笔者想就高校师德制度性建设的立足层面 ,内在机制 ,具体领域以及相应要求作些粗浅的探讨。一、高校师德制度性建设的立足层面要进行高校师德的制度性建设 ,首先应确立该制度的框架体系。这一框架体系 ,应立足三个层面 ,并做到协调配合。一是现行法律法规中的职业道德规范要求 ;二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师…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近几年来,理论界不少同志曾从经济学的角度,对社会分配不公这一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作了些探究。但由于问题本身的复杂,至今在对什么是社会分配不公?为什么会存在这种不公?如何解决这种不公等问题的看法上,仍尚未取得一致的意见。本文试图立足经济和道德的角度,对上述问题作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论道德教育实践中的道德能力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道德教育的实践活动中,应注重对人的道德能力的培养,这是本文提出的中心论点,为此,笔者在界定道德能力概念的基础上,对道德能力形成、发展的原因、趋势以及培养人的这种能力的实际意义作了力所能及的理论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具体道德教育的实践活动,要抓好道德能力培养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学报编辑部收到马列主义教研室青年教师陈炳水同志的一篇文章,题目是《学习刘少奇有关领袖问题的论述》,现将其中的一部分摘登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