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2002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语言连贯”训练设计山东省平邑第一中学陈现云山东省平邑县教委教研室王士吉"语言连贯"就是指句与句之间在内容和语言上有明显的联系,不能前言不搭后语。内容上的联系,要求上下旬之间话题统一。语言上的联系,一是要求句序排列要合理,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必须合乎...  相似文献   
2.
1994年是采用“新高考”试题的第一年,分析其特点,明确其导向,从而制定出有效的复习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一、试题的特点 通过会考之后的“新高考”,更加注意考查学生现有的水平,预测今后的潜在学习能力,以考查能力为主,在“知识”的考查中注意了它的拓展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了基础知识的考查。  相似文献   
3.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科技说明文的阅读明显高于其它内容的材料。这是由高考要求考能力、考学习潜能所决定的,也符合考生今天和未来的阅读需要。毋庸讳言,尽管我们的教材第六册中有几篇科技类文章,但现代气息不浓,致使我们科技说明文的阅读应试能力相对薄弱。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尽可能多读些科技类文章,尤其是高科技说明文,揣摩阅读的方法,以增强阅读能力。怎样才能读好科技说明文呢?下面以《粒子束武器》的阅读为例分述之。  相似文献   
4.
讲评课是一种延伸了的具有特殊意义的复习课,它对于有效地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深化教学内容、形成学生举一反三的知识迁移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对于教授母语的语文课来说,讲评课(除作文外)似乎并没有引起大家的足够重视。常见一些老师在评课上不管三七二十一将答案从头到尾对一遍,进行“全面轰炸”,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或是将讲评课变成了“批评课”,学生成了教师渲泻不良情感的对象。教学的效益十分低下。要改变这种不良状况,就必须加强对讲评课的研究,搞好讲评课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5.
陈现云  王士吉 《山东教育》2002,(8):50-51,56
语言连贯题可以考查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语言的技巧性,是高考测试的一项重要内容。除写作要求语言通顺连贯外,在“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中也是必考内容,能力层级为D级,每年分值3~5分。测试的重点是话题统一、句序合理、情境协调和衔接呼应恰当。要想正确快速地解答语言连贯题,必须牢牢把握高考测试重点,认真研究答题规律,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一、检查话题是否统一一个句群总是扣住某一话题来展开句子的。保持同一的话题和角度,各句都围绕一个共同的中心展开,语言之间才可能连贯。如果东拉西扯,话题突然转移,就会造成…  相似文献   
6.
“语言清晰”就是指语言表达传递的信息准确、清楚。它有三个要求:一是语言表达不出现歧义;二是文字不晦涩难懂;三是语言简洁、明白。高考测试中,辨识、消除句子的歧义,修改晦涩难懂、重复累赘的语句是重点。据此,我们设计了这组练习题对学生进行“语言清晰”的强化训练。【训练题]1.下列句子表达明确而没有不同理解的一项是()A.我看见王明扶着一位老大爷从屋里走出来,手里提着一个黑提包。B.著名航天专家梁启超之子梁思礼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会在阳光明媚的中午跌A6米多深的井里。C.大家对护林员揭发林业局带头偷运木料的…  相似文献   
7.
与过去高考相比,通过了会考之后的“新高考”试题显著的变化就是不再直接以课文内容命题。这一变化使得教和学两个方面对教材的热情日趋减退,开始将兴趣转向大量的模拟题,试图以考试方法的探索取代学生的学习过程,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如何用好教材是指导高三学生进行语文复习时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怎样才能用好教材呢? 一、发挥教材的例子作用 分析一下高考题,我们不难看到,“不直接以课文内容命题”绝不等于抛开课本不管。命题虽然不一定取材于某一篇课文,但命题所用的知识是课本直接或间接涉及到的内容,考查的能力要求与课本的能力要求相当。以1995年高考试题为例:第10题考查的人物称谓,其例句全部来自课文;第29题要求默写的名句“流水不腐,户  相似文献   
8.
标点错用例析山东平邑县王士吉,陈现云标点符号是现代书面语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叶圣陶先生说:“标点很要紧。一个人标点不大会用,说明他语言不够清楚。”叶先生的话明确指出了标点符号的重要性。我们知道,在书面表达中,标点运用正确便于读者理解内容,否则,会造...  相似文献   
9.
讲评课是一种延伸了的具有特殊意义的复习课,它对于有效地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深化教学内容、形成学生举一反三的知识迁移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对教授母语的语文课来说,讲评课(除作文外)似乎并没有引起大家的足够重视。常见一些老师在讲评课上不管三七二十一将答案从头到尾对一遍,进行“全面轰炸”,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或是将讲评课变成了“批评课”,学生成了教师渲泻不良情感的对象。教学的效益十分低下。要改变这种不良状况,就必须加强对讲评课的研究,搞好讲评课的教学设计。 我们认为,一节成功的讲评课应该贯彻好以下几个原则:一是针对性原则,就是针对失误的集中点,分析其原因,纠正其错误,以防范类似错误的发生,切忌泛泛评论和只对答案;二是鼓励性原则,就是挖掘学生的闪光点,以树立其信心,切忌只抓消极的东西,即使缺点也要从正面加以引导;三是参与性原则,就是要鼓励  相似文献   
10.
实行“3+X”新高考后,语文试题以考查能力为主、不直接以课文内容命题的特点更加突出。如何适应高考命题的新变化,怎样利用教材培养学生能力,是语文总复习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