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教育   598篇
科学研究   25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2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语文教学改革由“单项”走向“整体”,决非是历史的偶然。整体性是系统科学方法论的基点。随着“三论”广泛地介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语文教学改革自然不免受到“整体”冲击波的碰撞。另一方面,我国语文教学的源远流长,虽然不乏传统的精华,但是也日益显露了为当代让全所难以接纳的历史包袱,需要作整体的综合治理。而语文课在实现发展语言能力这一根本目标的同时,往往又明显地兼具着交际功能、认识效应、教育意义、美感作用和知识价值。语文教学本体的这种丰富包孕量,也要求改革必须是整体性的。  相似文献   
2.
提倡教师在教学反思的基础上,用自己熟悉的话语方式来讲教学中发生的故事,能不能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研究?结论是肯定的。教师本来就是教学实践者,而不是理论研究者,关注实践,研究实践,才可以更有效地解决教学实际问题,切切实实提高教学质量,打造优质教育。  相似文献   
3.
进入新世纪的中国教育,肩负着历史的重托和民族的希望,“教师成为研究者”已成为时代的要求。然而眼下以发表论文为重要标志的教育科研,颇令广大教师困惑,总觉得教育论文似乎与日常的教学工作有一大截距离,一时要跨越它,不免举步维艰。那么,教师专业研究的思路是否有必要重建?在对这个问题的探索中,让教师从写“教学故事”开始,不失为一个既正确又有效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4.
5.
繁琐的情节分析型语文课,尽管表现形式似乎各有差异,但共同的特点都是以“讲一雌、练”为课堂运作的基本过程c间以提问回答的情节分析式的“讲”,占用课堂教学时间最长,成为主要教程。教师通过“讲”,希望求得学生的增”,尔后才是在快下课前形式化地“练”一下,占时不过二、三分钟;如果下课了,就把“练”推到课外去完成。训练型的语文课,其课堂运作的基本过程,却“反其道而行之”,呈现“讲、练一懂”的模式。这种“讲”占时不多,从根本上说应是“导”,而占用课堂教学时间最长、成为主要教程的是“练”。通过“导”和“练”,…  相似文献   
6.
在《语文课程标准》引导下的作文教学改革,锋芒所向就是“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提倡“自主写作”,“鼓励自由表达”。然而,当学生自由表达与真情交流的时候,其思想内容拥有很多的真实和真诚,但不一定都会正确。这是正常的。以人为本的时代潮流,尊重人性和发展个性的教育意识,要求我们必须改变传统观念,真正把儿童的作文视为个体生命的一种真诚表达与交流而受到尊重。另一方面,在开放社会层出不穷的新事物中,也难免会有一些鱼龙混杂。少年儿童不是生存于与世隔绝的真空地带,那些负面的非主流文化,不可能不对…  相似文献   
7.
在课堂教学进程中,教师会遇到一些始料不及的难点问题,这成了课堂遭遇的另一种尴尬。由于这些难点问题发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充裕的时间思考,没有办法找资料或与同行切磋,而必须解决于片刻之间。这就必须有赖于教师实践智慧的运用。  相似文献   
8.
教师或家长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往往以自认为正确的话语规则,指令学生只能这样写而不能那样写,这在客观上左右了学生的话语表达,使学生不惯用自己的话语去表达个性化的认识和情感,而只会用人云亦云、四平八稳的“公共话语”习作,造成因个体“失语”现象而写出了大批的雷同文。这种习作话语的侵权行为,不仅带来了作文教学的效益低下,而且严重影响了造就个性健康发展,富有创新精神的新一代。在作文教学改革中,我们怎样才能唤醒学生对习作话语的维权意识呢?一、扶持个性的话语倾向小学生习作是一种个性化很强的学习行为。每个孩子都是…  相似文献   
9.
所谓家常课,是与公开课相对应的概念,也就是指在常态下,我们每天按课程表进行的日常课堂。请别小看了这家常课的意义,它是课堂教学原生态的一种自然存在,而原生的东西,往往会有天然合理的健康基因。它没有了像公开课那样  相似文献   
10.
形而上学和唯物辩证的认识论是相互对立的哲学观点.前者总是孤立、静止、片面地看问题;而后者主张全面地、联系地、发展地认识事物.小学语文课堂时下的种种困惑,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对立,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矛盾,多元感悟与价值导向的抵触,资源开掘与坚守文本的遭遇……其实质都关系到教师能否用辩证思维去正确把握.按理说,辩证法在我们的生活中本来是无处不在的,然而要使这种客观的辩证规律成为人们的一种思维方式,却并非易事,它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去学习、反思和提升.我们应当怎样以辩证思维去正确认识发生在当前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中的一些误区,解决一些认识上的困惑?本文仅就其大端作些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