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2015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领域 ,有两种研究方向。一是从近代思想发展史的角度进行总体研究 ,这方面论著甚多。一是对各种社会思潮进行专题研究 ,在国粹主义思潮、民族主义思潮、三民主义思潮、乡村建设思潮、自由主义思潮等的研究方向 ,相继出版了一些专著。近代中国启蒙思潮的研究 ,由于各种原因 ,还基本停留在起步阶段 ,论著很少。丁守和主编的《中国近代启蒙思潮》(上、中、下 )是一些启蒙思想家的言论集。侯外庐著的《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史》 ,侧重于纵向的史的研究。李泽厚著的《中国思想史论》,是只简单涉及启蒙思想的专题论述。彭平一同志…  相似文献   
2.
津平山是大革命时期身任国共两党委职的关健人物。他参与了一系列有关农民问题的理论、政策及其指导方针的提出、讨论和实施。涉及他有关农民理论的构建及其农民运动的实践,应衢之于津平山身历的当下时代语境,作出符合历史客观实际的评度。  相似文献   
3.
大革命时期,谭平山的政治实践涉及国共两党一系列重大政治活动.他一直关注农村、农民问题.他对农民在国民革命中的作用、提倡保障农民利益、采用地税方式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用阶级分析方法考察中国农村问题等诸方面,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思想.  相似文献   
4.
民国时期,为对付中国共产党的革命运动,实现政权整合和全国统一,国民党在农村政权建设上开始改变传统"皇权止于县"的政权架构。在制度建构上,国民党力图使国家力量由县下移到区、乡层级。在政权实践上,设有军事化性质的防"匪"组织,并采取"寓保甲于自治之中"的措施,来强化农村社会的控制网。从表层上看,国民党政权在管制力度上确实改变了原来国家权力不下县的  相似文献   
5.
国民革命时期谭平山在农民问题上的探索和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平山是国民革命时期在农民问题理论上有所建树、实践中指导并参与农民运动的关键人物。他对于农民在革命中的地位、农民运动的开展、农村地权关系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复杂变纪的时局、双重角色的定位、又使谭平山心态焦灼、步履维艰。从历史的时空边界去探讨这种探索和焦灼,才能避免后见之明。  相似文献   
6.
论国民参政会与抗战时期的中国政治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民参政会的成立,有助于改变国民党一党专制政体,实行政权的有限开放。各党各派围绕抗战、民主、团结而提出的提、议案,成为制衡国民党、维护抗战的一支重要力量。各党派围绕参政会所进行的斗争及其策略导致了国共力量的消长,并最终发展为联合政府运动。  相似文献   
7.
抗战时期 ,民主党派对国民党政权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拥护、认同、中立、调和、厌弃到对立的发展过程。这种认识的演变反映了民主党派对国民党政权本质认识的不断深化 ,直接影响了中国现代史上政党关系的形成和战后中国政治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8.
韬奋提出要把民众救亡放在抗战的首要地位;民众救亡需要开放民众运动,发挥民力,集中民智;需要改善国内政治生活;需要民众自救推动全国形势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九&;#183;一八”事变到抗战胜利期间(1931年~1945年),民主党派在政治道路上依次走过反共反苏反国共合作——抗日反蒋——拥蒋抗日——民主宪政——响应联合政府运动等五个不同发展阶段的考察,运用不少史料评价各民主党派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依托大学城空间在《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课程中开展"自学、教、学、做、练、考"六段式教学法,通过实践结果表明:这种教学方式能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无限延伸,让学生时时能学,处处可学;通过作业展播与相互阅览增加教育的公平性,无纸化练习与考核节约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