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土壤,智力是种子。浓厚的兴趣,能使人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坚强的的意志力。  相似文献   
2.
陈筱萍 《成才之路》2012,(30):35-35
正教学有法,贵在得法。不管我们采取哪一种教法,都要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事实证明:多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会使他们对数学知识理解更加深刻,掌握得更加牢固。一、创设良好的情境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前提在教学中创设情境有很多方法,如实物导入、录音对话、讲故事、猜谜语等,这些方法能诱发学生敢于参与,愿意实践。如在学完"表内乘法口诀"以后,教师可以安排一节实践活动课的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中秋节即将来临,为了欣赏秋天的美丽景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人,数学课堂教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老师们正在努力构建一种“民主和谐、师生交往、积极互动、互相启迪、共同发展”的动态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既要教师努力实现“预设生成”,又要善于捕捉教学时机,锁定教学中新的有价值的生成——“非预设生成”,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更富有生气和活力。那么如何利用生成性资源,让我们的数学课变得精彩呢?我在教学实践中有以下体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