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1.
教学背景: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听觉的艺术,它通过流动的音响,陶冶人们的情操,使人得到美的愉悦与享受。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活动都依赖于听觉。听,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特征。如何在我们的音乐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让学生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得到情感的体验与感悟呢?我们开展了一次题为《春来了》的探讨课,力求创设丰富的情景,以听觉为先导,让学生在听中学、听中思、听中做、听中创,充分感受听觉艺术的迷人魅力。  相似文献   
2.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更是一扇认识世界的独特窗口.因为它不仅仅是"音高、音色、节奏、结构",它还是一种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如何更好地关注音乐,让学生感受到音乐中蕴含的"色、韵、情",更好地去表现、去创造,获得更高的审美体验,是笔者思考与探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调控与放活是保证国民经济正常有序运行的重要方法。这一方法恰当地运用到音乐教学中对提高音乐教育质量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这里,调控就是要求教师紧紧围绕主题开展教学,并在学生开放活动后及时调节课堂秩序,使学生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更好地学习音乐。而放活,就是要求教师给学生以较大的认知空间,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拓展思维,解决问题。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无目的地任意开放,不及时引导点拨,就会增大教学活动的随意性,产生“脚踏西瓜皮滑到哪算到哪”的弊病,甚至会造成课堂秩序的喧闹与混乱,影响干扰学生的学习;…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发展,音乐学习逐渐成为社会化的活动,但存在着小学生审美趣味成人化、学习环境不理想等特点,解决这些问题可通过创设音乐化的学习环境、营造音乐化的生活环境、建立资源共享的班级音乐资料库等途径,使音乐学习成为学生生动、具体、艺术化的生活体验。  相似文献   
5.
为适应"十二五"教师培训制度改革,充分发挥进修学校"三教合一"的管理优势,对"三教合一"理念下的教师培训项目化推进机制进行了研究。从"三教合一"培训理念的确立、培训项目的系统开发、培训模式的构建实施、培训评价机制的建立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在学习课标理念,贯彻课标精神的探索与实践中,如何运用新教材是实施课改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不能灵活、科学地运用好教材,我们的课堂将重陷应试教育的泥潭。运用好新教材,使教材为课堂教学增添更多的生气,笔者认为要注意四忌。一、忌照搬教材,忽略教学的灵活性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很多教师都觉得新教材量太多,产生了无法正常完成教学任务的困惑。为此我们对一年级试点教学进行了全面的听课,发现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的教师太墨守成规,没有改变以往严格按教材体系将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做法。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  相似文献   
7.
8.
奉化市自2006年整合教研、科研、师训部门,实行"三教合一"教师教育体制的探索,"研训一体"的模式已逐渐成熟并成为工作常态。确立"三教合一"的教师培训理念2011年,学校提出了以"训"为"本"(立足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以"研"促"训"(用课题研究的方式研究教师专业发展问题)、以"教"带"训"(以教学研究的实际需求改进教师培训)、以"训"助"教"(用培训的理论助推教学研究,用培训的方式推广教学研究)的工作思路。同时进一步强化"研训一体"的研修模式,将教育科研、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同教师培训工作相结合,要求以科研的方式推进各项工作,明确教研活动即为培训活动,培训工作成为行动研究。"三教合一"教师培训学校结合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培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