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学业质量标准是落实核心素养的关键,更是连接课标、核心素养、考试教学评价的桥梁。在学业质量标准的引领下,教师应深入研究课标及学情,确立教学目标;创设真实情境,设计驱动性任务;精选试题,测评素养发展水平,有效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为例,教师可以选取中国不同区域、典型山地的自然带,分层次设计任务(问题),让学生在复杂的真实情境中增强空间概念,准确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有效提高一轮复习效率。  相似文献   
2.
地理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课程思政”元素。以地理课程中的“水稻种植业”为例,借助袁隆平杂交水稻的事迹设计教学、设计问题链,挖掘地理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同时对实践过程进行反思,以期为地理教学中高效推进地理课程思政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积极探寻新时代学校美育的实施路径,进一步提升美育效果。我校利用项目式学习不断拓展美育的宽度与深度,构建完善的学校美育体系,培育“尚美文化”。通过丰富美育课程内容、构建美育校园环境、开展美育实践活动、健全美育评价机制,将美育落到实处,有效助推学校发展和师生成长。  相似文献   
4.
比较法是确定地理事象异同关系的思维方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广泛使用。无论是自然地理、人文地理还是区域地理,无论是地理感性知识,还是地理理性知识都可以使用比较法。应该科学、有效地运用比较法进行高中地理教学。  相似文献   
5.
极值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和分析方法.所谓“极值法”,即在一个值域上取极大值或极小值.地理事物在不断发展变化,地理教学中取地理量的极大值或极小值作为临界点,分析、推断地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采用极值法有利于对地理事物发展变化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理解地理要素及地理现象之间的关系,揭示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分布和演变规律.本文结合实例试谈极值法在地理解题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6.
地理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重要途径。地理实践活动前要充分准备,精心设计活动内容;活动中要合理组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活动后要及时交流、总结、评价。教师应结合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同时要考虑学生、学校和所在地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设计不同的活动课形式。教师要制定适当的评价指标与形式,多角度评价学生的实践力水平。  相似文献   
7.
地理实践力是指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活动而形成的意志品质和能力。教师充分利用丰富的校园资源,开展多种地理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分享、展示实践成果,同时教师也会在实践活动过程中进行有效评价,实现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形成,地理学科素养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8.
9.
10.
美育是学生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是促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将美育融入地理教学中,能带领学生走进美妙的学科世界,培养学生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有效提升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遵循适度渗透、循序渐进、方式多样等原则,以“美”为导向树立“大美育”观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