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教育   3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主要论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重大意义、价值诉求及实现路径。在分析和谐校园基本特征、价值构建的基础上,提出以建设和谐的党内关系与领导班子,确立和谐的领导与营理观,建设和谐的人文、学科与人才生态环境,进一步推进高校改革与发展等实现构建和谐校园目标的探索路径。  相似文献   
2.
确保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不仅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根本要求,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重要源头工程。高校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注重质量、优化结构、改进发展党员工作”的新要求,遵循党员发展工作“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十六字方针,全亩推进大学生党员质量工程,提升大学生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就必须科学构建和实施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与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3.
当前德育文化生态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失衡现象,加强高校德育文化生态的现代建构,必须处理好六对关系:一是生态文化与文化生态的关系,强化生态文明的理念;二是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关系,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前提下,善于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三是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关系,既要崇尚科学精神,也要克服唯科学主义,充分发挥人文文化、  相似文献   
4.
陈荣武(华东理工大学):高校学生公寓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不少高校实行“封闭式”和“家长制”管理方式,比如学生必须在早上几点离开寝室,晚上几点才能就寝等,同学既不适应,意见也很大。有些公寓管理规章条文已陈旧过时,不利于加强学生自律意识、自我管理及综合素质的培养。第二,一些高校公寓管理人员素质偏差,有些管理员年  相似文献   
5.
德育自治是德育主体的自我性德育;德育互助是德育主体的相互性德育。本人在对传统德育模式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认为必须充分认识德育自治与德育互助两种德育模式对于高校德育和社会德育的重要性,并提出要倡导和培育这样的德育模式。  相似文献   
6.
高职教育专业素质新内涵及其教育体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要求高职教育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为宗旨,以能力为本位,以智能为核心,以专业为基础,以实践为重点,以技能为主线,提高学生的全面适应能力与自我发展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的原则。这其中也突出了专业的基础地位。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工作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提高全面素质,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一、专业素质的构成专业素质是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能力等与职业直接相关的基础能力和综合素质,是职业活动得以进行的基本条件。如果高职毕业生在具备一般…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党内民主建设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论述,体现了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本质要求。党内民主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前途和命运紧密关联。高校党内民主建设与整个党内民主建设既是个体与整体、特殊与一般、局部与全局的关系,也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互动关系。我们要在充分认识高校党内民主建设的必然逻辑、制约因素及其成因的基础上,继续解放思想,寻求推进高校党内民主建设的突破口与着力点。  相似文献   
8.
论德育自治与德育互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育无论是走向生活化,还是走向社会化,它都离不开德育主体的内化性教育和外化性教育德育模式的实施 德育自治和德育互助两种社会道德教育的主体德育和社会德育的互动性辩证模式,是社会系统论决定德育系统论的互动性德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市民社会公民和社会德育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9.
大龄学生在现代远程高等教育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实现对远程教育大龄学生的科学管理,是提高远程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路径。分析远程教育大龄学生学生管理的难题,提出优化远程教育大龄学生学生管理的途径和机制,是当前远程高等教育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高校党建社会化是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党的建设与执政形势、高校自身发展形势等的理性需求和必然逻辑,具有深刻而长远的意义。当前,制约高校党建社会化水平与进程的因素主要有:文化观念性因素,即高校党建文化模式定势;体制机制性因素,即“单位”体制的弊端与社会化机制的匮乏;社会环境因素,即高校党建社会化支持体系缺失;高校党建队伍自身的因素,即社会化成长滞后。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对高校现有党建工作机制进行重塑与再构,建立党建信息化促社会化工作机制,建立社区一高校党建互动机制,建立社会化的高校党建队伍培养机制,建立高校党建社会化研究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