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信息传播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
汉代选举,有贤良方正一科。但《史记》《汉书》传记中有时连言“贤良文学”,论者或将文学,贤良混同为一科,即贤良方正;或在贤良方正之外,别立贤良文学一科,这都是不正确的。例如《辞海》中国古代史分册即分别立有“贤良方正”和“贤良文学”两个条目:[贤良方正]汉代选拔统治人才的科目之一。汉文帝为了询访政治得失,始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中选者则授予官职。武帝时复诏举贤良文学。名称时  相似文献   
2.
七、弘文馆早在战国时期,诸侯各国都有养士之风。汉初建天禄阁、石渠阁,以藏秘书,以处贤才。三国时,魏明帝青龙四年(236年)"夏四月,置崇文观,征善属文者充之。"至南北朝时期,各中央政府都设置了类似的文馆。  相似文献   
3.
纂修方志是我国史学的优良传统。元明清三代中央有修志机构一统志馆,明清地方各级省有“志馆”或“志局”,县有“志科”。本文概述一统志馆在纂修全国总志及地方志方面的作用及成就。  相似文献   
4.
四、史馆国史实录院 (一) 史馆 1.建置及官属职掌从魏晋至唐初高祖时,秘书省下设有著作局,有著作郎等职掌修国史。唐太宗贞观三年(629)闰十二月,为修《五代史》,设史馆于宫中,初隶门下省,开元二十五年(737)移于中书省。史馆官属:史官,无常员,如有修撰大事,则用他官兼之,  相似文献   
5.
古代法律文献编纂史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战国至晚清法律文献编纂史,对历代重要法典的体制、内容,及有关编纂机构的建置沿革进行了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6.
刘向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校书的主持者,他所编撰的《新序》《说苑》两部书,大多采自百家传记,其内容与《左传》、《国语》、《战国策》、《史记》互相出入。余嘉锡先生《四库提要辨证》云:“此二书乃向采传记为之,所叙之事一仍古书原文。”今本《新序》已经不全,但就仅存十卷来看,它保存了所据古书的原貌,文字内容可补充《国语》《战国策》及《史记》的不足,也可作为校勘这些古籍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掌管历史记载、典籍编纂及整理的职官和机构,其建置沿革,也经历了漫长和久远的历程。据《吕氏春秋·先识览》记载,夏商时即有太史令、内史等官掌管典籍:"夏之将亡,太史令终古出其图法,执而泣之以谏桀,乃出奔如商;殷之将亡,内史向挚见纣之愈乱迷惑也,于是载其图法,出亡之周。"《尚书·多士》载周公对殷民说:"惟殷先人,  相似文献   
8.
秦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采取了焚书坑儒、禁绝私学的极端措施。虽有博士官,只备政府顾问,始终没有注意到设立官学。这也是秦二世而亡的教训之一。汉朝建立之后,陆贾向高祖陈说马上可以得天下,却不能马上治天下的道理,劝高祖文武并用。著《新语》一书,也谈到兴办学校是治国根本,提出“兴辟雍庠序而教诲之”,但其时“尚有干戈,平定四海,亦未皇庠序之事”。景帝时平定七国之乱,至汉武帝时出现了统一强盛的新局面。用什么样的思想文化为巩固政治的统一服务?通过什么途径得到巩固政治统一所需要的大量人才?这是社会现实所提出的迫切问题。武帝即位,倾向儒术。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置《五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