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试办经济特区,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特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充分显示了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威力,并为内地的“四化”建设,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帮助和借鉴。本文主要就深圳经济特区工资制度改革这一个方面,谈谈  相似文献   
2.
我国原有经济体制的一个重大弊端,在于收入分配关系日趋平均主义化。《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打破了那种认为社会主义就是平均主义、就是吃大锅饭的传统观念,为落实按劳分配的原则指明了方向。在经济体制改革中落实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以工资为按劳分配的基本形式的同时,出现了按产分配、按“资”分配等具有按劳分配因素的多种分配形式。  相似文献   
3.
现代经济从总体上来说是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要跻身于现代经济的行列,都要取决于同商品、货币、市场的联系程度和如何联系。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从根本上来说,是以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作为指导思想,实现由自给半自给性的经济向有管理的市场经济转化,由封闭型经济向开放型的商品化社会化经济转化。在这个“转化”中起关键作用的是:社会经济增长机制必须由传统的供给推动型转换为需求推动型。对这种“转换”进行理论思考,以提高自觉性,减少盲目性,是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在全国贫困地因有组织有计划地加强经济开发工作,是当前我国农业实行倾斜政策的重要内容。本文论述了贫困地区经济开发要达到的目标,应采取的措施和必须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们党的工作重点的转移,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武装广大干部和群众,是摆在经济理论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迫切而又艰巨的任务。孙冶方同志在《经济研究》一九七九年第八期发表的《论作为政治经济学对象的生产关系》一文,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使人深受启发,但文章中反对把所有制形式问题作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经济理论界有的同志也持有这种看法,这种观点是不能同意的。本文打算就政治经济学为什么要重视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的研究,以及在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如何进行研究的问题,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提出一些初步的看法,和大家共同研究。  相似文献   
6.
一县区经济或称县经济、县级经济,是指以县城经济为中心、以乡镇经济为纽带、以村经济和家庭经济为基础的总和。农村经济是县区经济的主体。县区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县区经济包括全部的农业经济和农村经济,在全国总人口中,十亿人口有八亿农民,加上县、镇人口,县以下居住的人口占绝大部分,县区经济不但是我国食品工业和轻纺工业的原料基地和广阔的消费市场,而且也为发展对外贸易提供创汇来源。发展县区经济,特别是发展乡镇企业,这是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离不开对各种经济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从现代生产的角度来看,作为生产要素的经济信息,是重要的经济资源。我们应当十分重视经济信息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重视研究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对经济信息的开发和利用。一经济信息是指反映经济活动实况的各种消息、情报、资料的统称,它通过各种数据、文字和信号来反映经济活动情况。人们在经济运行过程中,正是凭借这些信息资料,去了解和掌握生产、经营情况,从而达到指挥生产、调节经济的目的。信息是由信息实体、信息传输和信息载体构成的整体。信息实体是指信息的内容;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谈话、通信、阅报、读书、看电影电视、打电话、发电报、运用电子计算机等等,都是信息传输的方式;信息载体则是指反映信息内容的各种数据、文字、声波、光波等,信息的内容要通过信息载体才能显示和传输。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社会主义的计划与市场相互联系及其作用的运行机制;并具体地回答了以市场调节为基础、以计划调节为主导的和以计划调节为基础、市场调节为辅的两种结合模式的不同适用时期和功能。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经济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组成部分,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毛泽东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理论,是毛泽东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当前,认真地学习毛泽东经济思想,对于探索一条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一县区经济或称县经济、县级经济,是指以县城经济为中心、以乡镇经济为纽带、以村经济和家庭经济为基础的总和。农村经济是县区经济的主体。县区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县区经济包括全部的农业经济和农村经济,在全国总人口中,十亿人口有八亿农民,加上县、镇人口,县以下居住的人口占绝大部分;县区经济不但是我国食品工业和轻纺工业的原料基地和广阔的消费市场,而且也为发展对外贸易提供创汇来源。发展县区经济,特别是发展乡镇企业,这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