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2018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产学合作教育北京市高教研究所陈锡章(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全业面临深刻而重大的转变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导下,以党的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全会通...  相似文献   
3.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战略地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而教育发展则以教师为本。尊师重教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当今振兴经济、发展经济的希望所在。当前,高等教育面临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不论是面对世界经济、科技的飞速发展,还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加快经济社会建设的需要;不论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形势的急迫要求,还是当前教育工作、青少年的思想教育以及教师队伍现状中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都急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  相似文献   
4.
教师是学校的主体,是高等学校最宝贵的资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是高等学校的一项战略性任务。研究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既要从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的实际出发,也应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背景对其所产生的影响。当前,在研究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时,有两个问题应特别关注:一个是知识经济问题;一个是在国务院政府机  相似文献   
5.
朱镕基总理5月20日在北京考察时指出:“北京是首都,是全国的政治、文化、科技、教育中心。”中共北京市委副书记李志坚在《用邓小平教育理论指导首都教育事业》(《人民日报》,1998年6月23日)一文中进一步强调:“北京市委、市政府要认真学习领会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精神,研究‘全国教育中心’的定位,进一步确定北京教育的发展战略,并根据‘教育中心’的目标要求,确定各级各类教育的构成,建设一个规模适当,结构合理,具有良好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全国一流的首都教育体系。”为此,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研究室、《北京高等教育》编辑部、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于7月15日联合举办“把北京建成全国教育中心问题研讨会”,请北京高教界的有关专家参加研讨。现将研讨会上部分同志的发言稿摘登于后。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悠扬的新年钟声,我们送走了不平凡的2007年,满怀喜悦迎来了充满希望的2008年。回顾过去,展望未来,面对中国教育和中国现代教育装备事业突飞猛进、飞速发展的大好形势,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2008年,《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要在教育部以及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领导下,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勤奋工作,努力开拓,勇于创新,实现新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并强调要按照“五个统筹”推进改革和开放。这一新的科学发展观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根据世界发展趋势和我国改革开放的实际,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它进一步指明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进一步明确了中国要发展、为什么要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十六届三中全会还强调指出,一个国…  相似文献   
8.
从本期开始,广大读者所熟悉的《教育设备信息》月刊将以新的面貌同大家见面。原《教育设备信息》是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技术物资中心主办的内部资料刊物,自1999年4月创刊至今已历经4年,它在推动教育现  相似文献   
9.
2010年6月,《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在上级领导及主办单位的领导与关心下,在各级各类教育技术装备部门与行业协会的积极扶持下,在广大读者、作者及有关专家的共同呵护下,在杂志社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经过10多年的发展,迎来了出刊的第100期。  相似文献   
10.
最近,中国产学合作教育协会、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会邀请部分高教界的专家、学者及高校领导,就高等教育与生产劳动、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有关理论问题进行了研讨。 一、如何准确理解马克思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科学含义 与会者一致认为,要准确地理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科学含义,必须根据当时的社会、经济背景和马克思的一系列有关论述,从总体上加以把握。有的同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