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 毫秒
1
1.
我们常说,儿童是社会人,是成长发展中的未成年人。新课程背景下的道德教育,理应教给成长中的未成年人立身做人的基本准则,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促进其良好品德的形成及发展。近年来,我们以学生道德养成与成长发展记录为载体,让学生在社会生活的田园里,捧着沉甸甸的记录健康成长。看似平凡的记录中体现出教育的本质意义。  相似文献   
2.
求异思维是创新的标志。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常会看到这么一种现象:学生受书本知识或前一个同学发言的影响,所发言的内容及语言表达的形式跟前面的同学大同小异,没有新意,也就是局限于心理学所说的思维定势。面对这样的思维障碍,我们当老师的该如何引导呢?一、向对立面引导在一些造句练习中,学生的发言常常表现出两种倾向,要么说的都是好的一方面,要么都是差的一方面。对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向相反的方向去思考。如教《小猫钓鱼》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用“一会儿……一会儿……”造句。生1:小妹妹做作业时,一会儿玩,一会儿唱,我说:“你这样怎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