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一叶知秋     
风说,雪峰山的秋天不是写在季节里。树说,雪峰山的日历不是挂在墙壁上,而是挂在树上。阵阵山风吹过,天上的云彩薄了,树上的叶子少了。雪峰山的秋天,悄悄来临了。枫树、白栗树、桐子树……都像一个个古稀的老人,头发日见稀疏,面容日见枯瘦;而精神,却依然矍铄,依然立在秋日的风里。一片树叶挂在树梢。秋阳射来,树叶的叶脉清楚,通体透亮。它像一个顽皮的孩子,在秋风里荡着快乐的秋千。是的,这是一个孩子,是树的孩子。它对树的感情非常深厚。它的一切,是树给予的。它对树恋恋不舍,但它不得不暂时离去。它说,树啊,落叶归根,我得走了。它说,树啊,…  相似文献   
2.
滴滴答答、滴滴答答……什么声音从窗户爬进来,把我从梦中吵醒?我推开窗户。窗外,雨水顽皮地从瓦槽里跳下来,落在棚架上,落在芭蕉叶上,落在耀眼的桃树上……墨绿的芭蕉叶被挠痒  相似文献   
3.
家庭游戏     
同同就要小学毕业了,凡是小学毕业的人都知道,毕业前夕是很累的,每天早上7点上学,下午6点才能回家,一到学校就上课上课,眼睛直盯盯望着黑板,脖子都酸了。  相似文献   
4.
捉阳光     
在这篇写母爱的文章里,母子借镜子反光嬉戏的场面是那样温馨,那样动人。那镜子反射到孩子眼前的光,是狡黠顽皮的,也是明亮温暖的。孩子“捉阳光”,实际上是在感受来自母亲的关爱,这“阳光”不仅是在快乐时母子间的欢喜与默契,更是在痛苦时母亲给孩子的安慰与鼓励。残疾母亲的智慧与爱心,就通过这一点“阳光”映射到孩子身上。文中没有从正面描写母亲,而只是从背部写了她的几个动作,看似抽象,但母亲的形象却真切地留在了我们脑海里。一处普通的农家屋舍,一幅极富生活气息的画面,作者却能从中获取这个内蕴深厚的东西,这就是本文的魅力所在。(范云良石草)  相似文献   
5.
板栗娃     
城里来的老师病了,我们拿什么去看她呢?山娃说,我们去打板栗吧。这真是一个好主意。别看山娃平时爱惹老师生气,他心里,却总想着老师呢。九月,是雪峰山收获的季节。黄腊壳、猕猴桃、羊卵子、板栗子……到处都是,随手可摘。山里人说,秋天空手进山,半个月也饿不着。清早,我们带上工具,向雪峰山深处走去。我们一直走到太阳升起。板栗树生在向阳的坡上,板栗子穿着厚厚的“衣服”,上面长满又硬又长的刺,稍不小心,就会扎伤手的。男同学从树上摘下板栗哩。鸟雀子在树林里飞,它们是在品尝果实的味道。它们的收获,哪有我们大呢?板栗子装满了一个又一个…  相似文献   
6.
泥鳅     
阅读提示注音识字:掀xiān翻瓮wèn词语解释:水圳(zhèn):田边的水沟。田塍(chén):田间的土埂子。薅(hāo):用手拔、揪。笱(ǒu):竹制的捕鱼工具,口小,鱼进去出不去。竹篾(m iè):竹子劈成的薄片。嗟(jiē)来之食:春秋时齐国发生饥荒,有人在路上施舍饮食,对一个饥饿的人说:“嗟,来食”,饥饿的人说,我就是不吃“嗟来之食”,才到这个地步的。终于不食而死。今泛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腰弯酸了,手挖疼了,一条长长的水圳挖完了,可亮子的鱼篓里,还是只有两条小泥鳅崽崽。一连三天,亮子几乎都是空手而归。这怎么给妈妈熬泥鳅汤呢?亮子无奈地坐在田…  相似文献   
7.
一个身体残疾的女人,一个稚气未脱的孩子,在朗朗的秋阳下,共同出演了一幕饶有情味的生活小品。尤其令人难忘的,是那缕用爱心滤洗过的阳光,它时时跳动着欢乐、温馨的音符。  相似文献   
8.
山村的细节     
打鸣天刚麻麻亮,公鸡就吹响了起床号。那嘹亮的号声如同一只淘气的皮球,在山里人家的屋顶上蹦来蹦去。爷爷的咳嗽声醒了,灶膛里的火种醒了,草尖上晶莹的露珠也醒了。门闩发出哐啷声,早起的山里娃坐到门槛上,捧出书本,翻开了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9.
10.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