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论文在LS共轭梯度法的基础上,提出谱LS共轭梯度法,证明该方法不依赖于任何线搜索就具有充分下降性,并且在Wolfe搜索下证明算法的全局收敛性。数值试验表明,该方法明具有良好的计算效能,特别适合于求解大规模无约束优化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教育过程中,某些老师由于把证明过程过分的严格化、程序化。学生只是见到一具僵硬的逻辑外壳,直觉的光环被掩盖住了,而把成功往往归功于逻辑的功劳,对自己的直觉反而不觉得。学生的内在潜能没有被激发出来,学习的兴趣没有被调动起来,得不到思维的真正乐趣。从而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这种现象应该引起数学教育者的重视与反思。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推进,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已经渗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同时对教育行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课堂教学过程是信息转化的过程,是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官接受教育信息的过程。相对于传统的教育模式,为使学生更直观、更全面地获取知识,充分发挥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多媒体教学的推广和应用势在必行。一、在数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1.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历史上许多伟大的数学发现都是通过一些特殊情况猜想其一般规律而得到的。伟大的科学家牛顿也曾说 :“没有大胆的猜想 ,就没有伟大的发现。”由此可知 ,猜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对数学猜想的建立进行讨论也是很有意义 ,而且是必要的。下面笔者将从观察、试验、归纳等方面讨论数学猜想的建立过程和方法。  一、观察———猜想建立的基础问题 1:试观察 1、1 3、1 3 5……建立猜想。可以看出 ,给出的是一个数列 ,而且数列的每一项均满足 :1=1=121 3=4 =2 21 3 5 =9=32…… 1 3 5 … (2n 1) =n2∴通过观察可以建立猜想为an=…  相似文献   
5.
教学效果的优劣,固然与学生素质有关,但也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不无关系。笔者认为,在成人高校数学课堂教学中,适当地调节学生的听课情绪,将会对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一、变紧张为轻松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极强的严肃科学。许多数学教师在其课堂教学中往往...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数学科学的重要性;数学的思考方式具有根本的重要性,数学为组织和构造知识提供了方法,将它用于技术时能使科学家和工程师  相似文献   
7.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推进,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已经渗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同时对教育行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的出现,改变了以前数学只用纸和笔研究的传统方式,给数学工作者带来了最先进的工具,也为数学教学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近年来,利用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产生了"数学实验",所谓"数学实验"就是以计算机数学软件为平台,结合数学模型,进行数学教学的新型的教学模式。实践证明,现代"数学实验"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并能起到传统数学教学难以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历史上许多伟大的数学发现都是通过一些特殊情况猜想其一般规律而得到的。伟大的科学家牛顿也曾说:“没有大胆的猜想,就没有伟大的发现。”由此可知,猜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对数学猜想的建立进行讨论也是很有意义,而且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自计算机辅助教学兴起以来,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是如何认识教育技术和教师的作用.近些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这个问题更加突出了.尽管在理论上不少文章对计算机在教学中的优势进行了详尽的阐述,教育软件的智能化程度也有了长足的进步,然而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计算机辅助教学对数学教学的影响并不大,计算机技术与数学教学还是严重脱节.数学教师和计算机之间仍存在着难以跨越的鸿沟,绝大多数的数学课依旧是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为什么计算机进入数学课的步履如此艰难呢?笔者认为原因大致有二:一是没有充分考虑把计算机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二是在强调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同时没有充分考虑发挥教师的作用,这样就难以把计算机技术和数学教学完美地结合起来.本文就此谈谈关于计算机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