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全球化为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同时,又对社会主义提出了挑战.本文讨论了全球化时代社会主义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社会主义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  相似文献   
2.
3.
历史与社会是一门旨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民族精神的综合课程.随着历史与社会新课程标准的颁布,这门课程的新教学改革已全面铺开.新课程标准与前几次课程标准相比,最主要在教育理念上有了很大的变化.它打破单一、教条的教学模式,构建以人为本、多样化的教学体系和评价体系,使课堂充满自由、民主、和谐的氛围;它注重师生的交流,倡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和情感体验,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新课改的过程中也遇到许多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教学改革的前进.其主要体现在受教学内容和教材的制约,教师自身因素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不合理的学习评价给教学改革带来的困难等.本文试图通过对历史与社会这门课程在新课改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整体的调查、分析,提出较为客观的结论和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一个出生在异国他乡的犹太人,把自已的一切献给了中国人民的革命和建设事业,“直至加入中国国籍,参加中国共产党。爱泼斯坦1944年对中国解放区的访问,对他以后走上革命道路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在延安和陕甘宁抗日根据地,他“看到了中国的未来”,从而坚信“反动派不能统治中国,新中国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产生。”  相似文献   
5.
在知识经济时代,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对人的全面发展.又为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实现人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则是终身学习。  相似文献   
6.
李登辉经过精心谋划,于1999年7月9日公然抛出了“两国论”,这是他分裂祖国、抗拒祖国统一、推进台湾独立的政治本质的暴露。李登辉的“两国论”与历史事实相悖,于法理不容。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李登辉的分裂企图最终只能为历史发展的潮流所抛弃。  相似文献   
7.
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选取了许多学生关心的,具有教育意义的现实生活和社会问题作为主要素材,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资源.新教材更加关注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同步发展.它以初中学生的生活为课程建构的基础,以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作为课程的追求,以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为课程遵循的基本原则,极大地提高了课程对学生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对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进行评判、比较,以及对中西文化冲突条件下中国文化发展路径所作的探索过程中,李大钊与毛泽东的中西文化观呈现出诸多趋同性:对传统文化都强调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西方文化都强调选择借鉴、洋为中用;在中西文化之比较中都主张融合中西文化,创造中国新文化。研究和探讨李大钊与毛泽东中西文化观所蕴含的丰富内容及其所展现的先进性,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人文化观的理论渊源及其思想体系历史发展的逻辑性和继承性,指导中国先进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现状分析我校是培养建筑工程中等专业人才的专门学校。我校工民建专业采用中专学校的工民建专业所采用的教学模式和全国统一的指导性教学大纲,具有雄厚的师资,丰富的经验,专业知识宽厚扎实,经多年艰苦努力和实践,教学体系完整,从总体来看基本能满足实际需要。但是,由于  相似文献   
10.
我们提倡把教学看作一种生活,是在呼唤教育的回归,希望教师和学生带着一种良好的心态投入到教学中去,在教学中生活,在生活中幸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