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信息传播   1篇
  2005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在课程的理念、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较以往有了更大的突破和创新,这对广大中小学教师和教育工作提出了全新的挑战。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教师的素质和水平是本次课改成功的关键,为了保证课改的顺利进行,教育部明确提出了“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师资培训工作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越来越越认识到,教育改革的关键在教师,是人们更加重视教师的培养,而在培训成为老师培养的重要途径。一、教师专业素养的基本构成世界范围内教师教育的基本趋势教师的专业化,在讨论教师专业化程中,教师的专业素养(或者是专业成)是学者们讨论的主要内容之一,于这方面内容,华东师大叶澜教授观点比较具有代表性,她认为:第一,教师应有与时代精神相通教育理念,主要是在认识基础教育未来性、生命性和社会性的基础上,成新的教育观、学生观和教育活动。新的基础教育观就是21世纪的基教育应把每个学生潜能的开发、健个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高校学报建设中,培养一支年轻有为的青年编辑队伍是当务之急。对于青年编辑来说,了解自身能力的建构.无疑有助于自身的发展。 心理学上讲的“能力”可以从两方面去理解,一方面是指对某项任务或活动已经学会了的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是指容纳、接受或保留事物的可能性。如果再进一步划分,能力可以分为认知能力、创造能力、操作能力、社交能力等。以此为依据,青年编辑的能力建构可以这样去理解:认知能力是基础(基础性),创造能力是核心(创造性),操作能力、交际能力是手段(工具性)。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基础性中蕴含着创造性,创造性是基础性的必然发展,基础性、创造性的实现都离不开具体的手段,即工具性。三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统一于编辑能力这一整体中。  相似文献   
4.
终身教育思想和学习化社会理论都要求人们不断学习、终身学习,而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教师,更应该在这方面做出表率。在教师专业化呼声日渐高涨的今天,教师的在职培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教师在职培训的内容、途径、方法是教育理论工作者广泛关注的课题。在我国教师培训的途径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