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西厢记》中的崔夫人不仅仅是个封建礼教的卫道者,作为一位普通的母亲,在她身上更能体现出来的是慈母的人性美。礼教与现实将她置于两难选择境地当中,她却试图找到一个完美的结合点,从而也使她的形象更为丰富、逼真。  相似文献   
2.
向来被视为元代爱情喜剧的士妓恋爱杂剧,由于个体性追求与整体性命运的冲突,其中又充满了强烈的悲剧色彩,这在剧作中主要表现在悲剧性歌妓形象的刻画,情与理的强烈冲突,隐藏在团圆结局背后的悲剧意识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歌妓与元曲     
歌妓作为中国古代的一个文化现象合法存在,在元代犹甚。元代文人由于自身的沉沦潦倒和歌妓交往频繁,使得歌妓有机会影响到文人的生活、思想乃至文学创作,从而与元曲结下了不解之缘。歌妓在元曲的创作、发展、传播方面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4.
元代士妓恋爱剧和婚姻家庭剧中,塑造了大量的歌妓形象,这些歌妓形象存在着明显的变异现象。爱情剧中,由于草原文化的冲击和传统价值观的影响,在尽情美化歌妓的同时,又为她们设计了理想的归宿;婚姻家庭剧中,出于传统观念的偏见,则对歌妓进行贬斥。  相似文献   
5.
受草原游牧文化的冲击,元代的审美风尚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呈现出多元化趋势,而不再固守传统。然而通观现存的元代士妓恋爱杂剧,无论是作品内容、情节结构、情感历程,还是整体风格上都表现出中和美的创作倾向。  相似文献   
6.
《水浒》英雄历来在评论者笔下都有很高的赞誉,他们固有的局限性总是被有意无意地忽略。然从普通人性的角度来看,他们这种喝酒吃肉、行凶抢劫、复仇杀戮的行为,加上自私、任性、冷酷的性格,使得英雄们的人性美大打折扣,且对社会有明显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王实甫在《西厢记》中塑造的张生形象,无疑带有元代“书会才人”的成色,他或苦闷抑郁、或放浪形骸、或玩世不恭、或渴望爱情功名,都是特殊历史时期元代文人共有的心态,文章试图从张生形象着眼,挖掘元代文人的心态。  相似文献   
8.
歌妓作为元代一个特殊的文化群体,被排除在家庭制度之外,而恶劣的生存环境促使她们渴望向正统文化回归。元杂剧作家正是把从良情结作为她们的文化人格,深刻挖掘了歌妓从良的实质,并为其设计了理想化的归宿,其中蕴含了作者对歌妓不幸命运的同情及对正统文化的固守。  相似文献   
9.
元代士妓恋爱剧中普遍存在着贬抑商人的现象,这既是元杂剧作家对中国传统社会中长期以来形成的重农抑商的价值观念的维护,也是对现实中也已失去的儒林尊严的捍卫,更是元杂剧插科打诨的娱乐功能的需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