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1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学校大型活动和集体外出活动安全管理难度较大。学校在活动之前需对活动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制定活动安全预案;成立临时性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明确安全职责;对活动进行周密的设计和安排,排除活动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对师生加强安全教育,在发生危险的情况下有效进行应急处理。  相似文献   
2.
校园踩踏事故严重威胁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学校应针对踩踏事故发生的原因,建立起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教学楼的楼梯、通道、照明等校园设施设备符合《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等国家相关的安全规定和标准;集体通行时,分年级、分班级逐次下楼,建立楼梯、楼道值班制度;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制定应急预案,组织疏散演练。  相似文献   
3.
体育课具有较大的人身危险性,有人称其为"高危课程"。体育课前的安全防范包括:对特异体质学生的特别保护,对运动场地、运动器材的安全检查;体育课上的安全保护包括:安全教育,课堂准备,充分讲解、演示动作规范,保护到位,教学内容不超纲,及时制止危险性行为;发生异常情况后要紧急处理,情况严重的及时送医院救治,并通知学生的监护人。  相似文献   
4.
2005年12月13日,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备受关注的全国首例“教案官司”作出一审判决。法院认定,被告重庆市南岸区四公里小学私自处分原告高丽娅教案原稿的行为侵犯了高丽娅的著作权,判决被告赔偿原告经济损失5000元。高丽娅原系重庆市南岸区四公里小学的语文教师。根据该校  相似文献   
5.
小学低年级学生、幼儿园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极为欠缺,在上学或放学途中应当由成人护送。对于采用学生接送车接送学生上学或放学的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学生接送车接送的安全管理制度。学校应建立严格的交接制度,与学生家长签订《交接协议》,实行接送卡制度,明确学生接送交接制度的适用范围,防止家校之间对孩子的监管出现脱节现象。  相似文献   
6.
课间是学生伤害事故的高发时段。安全事故发生的源头主要来自学生的奔跑追逐、玩弄危险物品、做危险性游戏、吵架打架、跳台、攀爬高处、在狭小的通道发生拥挤等。课间安全事故往往发生在教室、楼道、楼梯、室外体育器材摆放处、操场和厕所等区域。学校应制定具体的课间行为准则,建立课间巡查制度,并推荐健康、安全、有益的课间游戏活动。  相似文献   
7.
学校应将学生到校和放学时间、学生非正常缺席或擅自离校的情况、学生身患疾病或受到人身伤害的情况等关系学生安全的信息,及时告知其监护人。学校发生安全事故后,校方应迅速、准确、全面地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以及有关部门报告,不得缓(迟)报、瞒报、谎报、漏报。要建立健全学生安全信息通报制度和学校安全事故报告制度,以有效预防和及时、高效、妥善处置校园安全事故。  相似文献   
8.
为保证学校食品安全,让学生在校吃上"放心餐",学校应建立食品卫生校长负责制,设立专职或者兼职食品卫生管理员;建立食堂物资定点采购、索证、登记制度与饭菜留验和记录制度;加强安全管理,严禁非食堂工作人员随意进入学校食堂的食品加工操作间和食品原料存放间;实行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学校应当建立并落实学校食堂承包(托管)准入制度,严把承包方的资质条件。  相似文献   
9.
学生受到伤害后,学校应及时予以救助,立即通知学生家长,并迅速上报,查清事实,保存证据。学校要判断校方是否应对事故承担责任,妥善应对家长的索赔行为,学校有较大过错时应"坦诚认错,合理担责",仅有轻微过错或无过错时应"道义为重,积极援助"。学校应购买校方责任险,减轻学校因事故而产生的赔付压力。  相似文献   
10.
学校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应尽量不处分学生,给学生一个安全的心理空间。对学生进行处分时,不应使学生的人格尊严、名誉当众受损,尽量不用涉嫌剥夺学生受教育权的处分;处分应遵循"程序正义"的原则,给予学生说话的机会;处分决定书尽量不公开。学校应当大力宣传学生申诉制度,并成立专门的申诉受理机构,以接受、审查、处理学生申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