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1.
2.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发展转型,既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一场重大变革,也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一次自我完善。作为新生事物的应用技术大学,其转型必然会遇到诸多障碍。因此,文章分别从文化传统的困扰、学校的利益权衡、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产学研结合“貌合神离”、生源质量低五个维度,探寻新建本科院校转型背后的障碍,并提出了有备无患、转变观念;追求卓越“、双色”齐飞;柔性引智、进走结合等措施,以期对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3.
实行分类管理是我国全面深化民办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大战略,也是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然而,在具体实践中我国独立学院面临着配套政策不完善、部分独立学院难以分类、过渡期与转设期存在冲突、退出机制不健全的现实困境。针对上述困境,建议相关行政部门从“突破制度藩篱,绘好精谨细腻‘工笔画’;主动担当作为,接好权力下放‘接力棒’;高位谋划推进,理顺‘转设’与‘分类’关系;健全退出机制,保全利益相关者权益”四重路径进行破解。  相似文献   
4.
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的定位是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与传统本科院校的定位是不一样的,它以能力培养的系统化取代知识培养的系统性,培养出来的学生要能够主动适应21世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新形势,立足地方,面向全国,培养"基础实、能力强、口径宽、素质高"的人才。通过校前学生质量评估、教学过程质量评估、教学终结质量评估、校后质量评估,结合民办高校的实际情况,建立系统的民办大学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5.
国有民办型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产物,是独立学院的重要类型之一,其办学模式多样、发展形态各异、办学水平不一.面对国家加快推进独立学院转设的政策要求,国有民办型独立学院在转设过程中面临相关主体利益纠纷激烈、办学条件难以达到转设标准、政策梗阻与法律冲突并存、缺乏独立自主办学主体地位等瓶颈问题.推进国有民办型独立学院转设需要健全机制,化解利益纠纷;改善办学条件,促进转设;创新转设路径,促进政策落地;落实办学主体地位,增强其独立自主办学能力.  相似文献   
6.
独立学院转设为普通高等学校是一项重大制度变迁,涉及众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重新分配和调整。目前,我国独立学院转设主要存在政策碎片化、契约不完全、社会不承认、资金短缺等风险。为此,需要完善政策体系,健全监控机制;明晰产权归属,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强化品牌建设,凝练办学特色;拓宽筹资渠道,突破资金掣肘。  相似文献   
7.
民办高职院校实行非营利性、营利性分类登记和分类管理,是以国家为主体,自上而下、层层推进的强制性变迁,分类管理改革呈现出移植性、碎片化和滞后性等特性。当前,民办高职院校分类管理改革遇到不少现实阻梗:地方政府落实分类管理政策难;举办者营利性、非营利性选择难;教师“名”与“利”取舍难;学生身份认同难。促进民办高职院校分类管理,需要综合施策,主要包括:扎实推进地方分类管理改革,让举办者“能选”;充分激发举办者办学积极性,让举办者“敢选”;切实提升教师职业荣誉感,让教职工“不惧选”;全面保障学生合法权益,让学生不受到分类管理冲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