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精神损害是随着侵权精神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的确立而为人所常提及的概念,各国立法和判例对此称呼不一。损害的客体是什么,与财产损害有何区别,其具体内涵如何,本身有何特点,作在梳理不同观点的基础上,就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理由。认为精神损害不只是侵权行为下才会发生,于合同不履行时也照样可能存在,宜将精神损害区分为“事实上精神损害”和“法律上精神损害”,以更好地理解有关精神损害赔偿的立法规定,并根据现实的需要完善这方面的立法。最后得出结论,“精神损害是一切非财产利益上的不利益。”  相似文献   
2.
在对预期违约制度和不安抗辩权比较分析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合同法》立法实际 ,指出了《合同法》存在不足 ,提出了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