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郭玮  霍宁  尹伊 《中华武术》2009,(7):54-54
目前,我国女子跳高1.97米的纪录比世界女子跳高纪录2.09米低0.12米。可以说,我国女子跳高运动水平只接近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世界女子的跳高水平。  相似文献   
2.
养生益寿延年,古往今来都是人们美好的愿望,也是人类文明的象征。我国人民在漫长的生活实践中,积累了多种多样的养生方法,其中最简便易行的就要数足浴了。大量实践表明,足浴不仅是保持卫生的手段,还是一种可靠的局部浸润疗法,可防治足部疾患,如脚气、脚垫、脚冻、干裂,以及下肢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运用运动生理学与运动生物化学等关于运动性疲劳的理论,通过研究足球运动员在比赛中不同时段产生疲劳的机理,并从实战的角度针对不同时段疲劳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从而为减少足球运动员在比赛中因为出现疲劳而影响其运动表现的情况.通过研究发现,比赛中疲劳出现在3个时相:短时间高强度运动的即刻、在下半场比赛的开始阶段及比赛的结束阶段.在比赛中不同时刻的疲劳,生理学机制也不相同.暂时性疲劳可能与肌肉离子动态平衡的紊乱有关,这主要符合"突变学说".下半场开始的几分钟运动能力的降低可以理解为肌肉温度明显下降所造成,而与疲劳产生机制无关.比赛结束阶段的疲劳可能是由肌纤维内糖元损耗过多引起,同时热环境下的脱水与体温过高也是重要原因,这符合"衰竭学说"与"内环境失调"理论的主要观点.因此,优秀球员在比赛中高强度运动能力的下降,是由不同的疲劳机制造成的.  相似文献   
4.
1.明确体育教学在学校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只有通过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才能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全面提高,使学生有旺盛的精力更好地学习其它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使学生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和身心健康的目的。因此,体育教学在学校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容置疑的。2.健全和完善体育教学管理机制是保障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因素陈至立同志在《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学校要担负起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的主  相似文献   
5.
霍宁 《科教文汇》2008,(26):118-118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目标就是通过对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系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以此来研究对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