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本文探讨的是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健全人格的养育.健全人格不同于健康人格,前者是一个动态的变化发展的过程,后者是静态的固定的结果.首先,健全人格的核心是健康人格的形成,最高境界是追求真、善、美和谐统一的理想人格.其次,健全人格应具有以下内涵:1)身心健康,内外和谐;2)良好的人际沟通关系;3)胜任学习、生活、工作等需要,具有良好适应性;4)具有辨证思维品质和创新素养;5)能够独处反省自己,并具有情绪自控力;6)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2.
靖珍 《中文自修》2006,(10):55-55
写作本文的时候,作者被贬谪到黄州已三年多了,这则小品真切地记录了他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 文中的景物描写借助于想象和比喻,写得清新,隽永,不落俗套:形容澄澈的月色,“如积水空明”,写竹子和柏枝在月影中,则像水草纵横交错浮游着,都富于诗情画意。  相似文献   
3.
靖珍 《中文自修》2006,(12):49-49
一句诗。引发一篇杂感式的诗评;一颗心。融汇一条汩汩流淌的溪流;一枝笔,倾尽一腔喷薄的才情。 该文由对比透析出原诗句的象征性,生一发而挈全局,从人性的象征、人性的本质属性、例证人性的阳刚阴柔调和共存、人性的矛盾统一。最后升华为人性的至高境界:猛虎细嗅蔷薇。  相似文献   
4.
西蒙娜.德.波伏娃等西方女权主义批评家,指出父权制社会造成了女性的“物性”处境,《祝福》中祥林嫂正是被这样的“物性”处境所吞噬。其“物性”处境的内涵体现在三个层面:家族关系中的“财物”、“什物”,理学家眼中的“不洁物”,众人眼中的“无聊物”、“嘲讽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