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鞠莉 《教育导刊》2009,(8):52-52
"文字教育=识字=识字量",是许多人的共识,这种认识往往使认读成为孩子的负担.是否应该对幼儿进行文字教育呢?研究发现,3~8岁是儿童学习基本阅读能力的关键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明确指出:"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的兴趣."这说明对幼儿进行文字教育是有其必要性的,但同时也启示我们,不能简单地把认读归结为识字,而应重在锁定这些关键词:阅读能力、对应、情感动机和兴趣.这是开展文字教育活动的基本原则.那么,如何开展幼儿文字教育活动呢?  相似文献   
2.
现在的小学生基本上都接受了学前教育,已有了一定的写字基础,但他们写的字极不规范。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扎实指导,优化写字教学,能让学生在写字中感受到汉字的魅力,从而引发无限遐想,催生创造,激发兴趣。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创设情境写字教学本身就带有些许枯燥,低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讨厌枯燥的讲解。在指导书写时,要求他们始终  相似文献   
3.
鞠莉 《山东教育》2009,(9):33-34
对于小班幼儿,我们把生活教育主要定位在“初步具备生活自理的能力,初步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刚满3岁的他们,自己进餐、盥洗、入厕、睡眠、穿脱衣服、整理床铺等并非易事,如何帮助孩子们获得这些生活的技能呢?练习是主要的途径,同时还需要成人有针对性地指导。我们将生活技能的练习主要放在自由选择机会较多、较为灵活的区域游戏活动之中。  相似文献   
4.
鞠莉 《山东教育》2009,(10):15-16
区角活动创设的是一个丰富多样、多功能、多层次、具有选择自由度的环境。它让每个孩子有机会接触符合自身特点的环境,用自身特有的方式同化外界。而教师也能在此过程中了解孩子,敏锐地观察孩子之间的差异,个别化地指导孩子,使因材施教变为可能,是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5.
我认为 ,教师不必强求康康参加其他区角活动 ,但这并不说明康康不需要教师的关注、指导。相反 ,教师应更加细致地观察、了解康康的活动情况 :他活动时的情绪体验是兴奋还是百无聊赖 ,活动是否停留在原有水平 ,他是否能积极思维、探索 (如尝试新的拼搭方法 ) ,拼搭的建构物的稳定性、艺术性如何 ,他能否发现建构中的新现象 (如两个一样大的三角形拼成一个长方形等 ) ,完成某一建构任务的坚持性如何 ,和小朋友的合作情况、交流情况怎样 ,等等。教师可以以“购房者”“设计小组组长”等身份予以间接指导 ,及时了解康康的活动进展情况和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