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要求西部民族地区高师教育必须走综合化发展的道路。它在宏观上要放眼国际高师教育发展潮流,借鉴中外办学经验,恒守综合化办学理念;在中观上要立足本地区实际,挖掘内涵、服务地方,推动本地区高师教育综合化发展的进程;在微观上要采用灵活的办学模式,在强化高师教育的优势下充分利用高校办学自主权,立足地方设置应用性和综合性专业,不断提高综合化办学程度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文章采用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农村民事纠纷,首先借助法理学的基本理论将农村民事纠纷进行类型化,将农村民事纠纷划分为财产类、人身类两大类型,其次再对两大类型细分为多种农村民事纠纷类型。最后分别从文化学、政治学、社会学的角度对农村民事纠纷的特征、产生原因进行了宏观基础分析,指出要解决农村民事纠纷必然立足于农村特有的环境背景才能够从根本上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3.
民事诉讼当庭宣判是人民法院公开宣告裁决结果的一种法定判决形式,它是集民事立法、民事审判、司法实践、诉讼理论和社会文化于一身的综合产物,其存在有着极为深刻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挖掘其存在基础对树立法院法官形象、尊重法院审判程序和尊重国家法律权威具有重要作用,对培育民主、开放、公平和透明的司法文化和创造和谐的司法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民事诉讼当庭宣判是人民法院公开宣告裁决结果的一种法定判决形式,它是集民事立法、民事审判、司法实践、诉讼理论和社会文化于一身的综合产物,其存在有着极为深刻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挖掘其存在基础对树立法院法官形象、尊重法院审判程序和尊重国家法律权威具有重要作用,对培育民主、开放、公平和透明的司法文化和创造和谐的司法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当庭宣判作为法院宣告判决形式之一,它体现着民事诉讼公正和效率两个最根本的价值,也是符合世界和我国司法改革的主题,更是反映社会民众对诉讼公正和效率的祈求.我国法院虽然在探索民事诉讼当庭宣判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也发现其在理论研究、立法技术、司法实践等方面存在较多缺陷.文章在分析当庭宣判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指出其缺陷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完善我国民事诉讼当庭宣判制度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刑事诉讼中止是法院刑事审判程序重要的法律救济制度.各国不同的历史文化及司法传统造就了不同的刑事诉讼中止制度,其原因在于:在中止侦查方面,中止侦查原因和决定主体不尽相同;在中止审查方面,中止审查主体的范围有所不同;在中止审理方面,中止审理原因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7.
民事诉讼当庭宣判是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即时向当事人和社会公开宣告裁决结果的法定形式,在形式上它是纯粹的技术性、工具性问题,而在实质上是具有丰富内涵的社会倾向性和价值性问题,它涉及到民事诉讼基本价值和原则等核心问题.如果我们能够重视和发挥其在立法和实践等方面的应有价值,它将在某种程度上解决民事诉讼中一些核心问题,对实现民事诉讼价值目标、维护国家司法权威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有重要作用,也对完善我国民事诉讼制度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我们知道,世界上任何一部法律,无论具有多么高的现代性,它仍然是滞后的,不完善的,或准确地说,它在一定程度上或多或少的存在着缺陷。这种缺陷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既有体系体例的缺陷,也有语言表述的缺陷,还有逻辑方面的缺陷等等。从逻辑的观点看法律,就是审视法律作为描述现实的反映是否精确、前后是否连贯或符合逻辑要求,即审视法律是否具有逻辑必然性。法律,作为统治阶级统一意志的反映,其中的刑法与其它部门法律相比更具有强制约束力或威慑力,并用之来规范约束社会秩序和人们的行为,这就必然要求刑法条文的表述应当是准确的…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简述法律趋同的内涵及研究概况的基础上 ,首次将人性问题引入法律趋同的研究领域 ,并论证了这种研究模式的可行性 ,提出人性的共同性是法律趋同的根基的观点并加以阐释。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个案分析法,以分析神判的程序价值为切入点,认为神判及其对诉讼程序价值特别是对民事诉讼程序价值形成有着重要影响。这些影响具体表现为神判程序价值为民事诉讼程序价值的形成奠定了社会基础、文化基础、经济资源和政治基础,从而论证了神判程序价值与民事诉讼程序价值形成的源流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