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认识不断深化,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活动推动着党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经验的不断丰富和完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目标和价值取向不断聚焦。基于“层递交往”的相关理论,从空间维度、主体维度、形式维度梳理了党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中取得的经验。一是通过布局建校拓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空间向度;二是通过机会均等增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主体的交流机会;三是通过办民族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形式创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促进各民族的深度“三交”是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常态化机制,该机制以“分层互动、逐层递进”为价值导向。要实现“层递交往”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常态化机制,就需打开“微观”主体交往新视界:搭建“三交”平台,夯实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网络基础;加强深层互动,形成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机制;贴近生活世界,挖掘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广西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广西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以下简称“爱国主义教育法”)从2024年1月1日起实施,标志着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法治化,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法第八条规定:“爱国主义教育应当坚持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坚定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4.
<正>《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颁布一年多以来,全国各地全面开展贯彻落实新课程工作,新一轮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稳步推进。民族地区是实施新课程的难点和关键区域,需要研究贯通“引、领、推、促、助”五字诀。引:以理念引导新课程具有鲜明的思想性。新课程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提出了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的培养要求,明显增强了课程思想性。因此,学习贯彻落实新课程,要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基础前提和主要任务,统领新课程的具体实施工作。首先,  相似文献   
5.
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获奖项目具有“三好”“三有”的特质。“三好”具体包括想得好,即确定好选题、提炼好题目、构想好思路;做得好,即在教育教学改革中要有实践作为、敢做敢为、亲历亲为;写得好,即书写出成果特点、练就写作基本功、成果填写符合规范要求。“三有”具体包括有做法,是指形成过程体系、方法体系、时序体系;有效果,是指有较高的推广运用价值,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显著效果,在教师专业成长方面有显著影响;有理论,是指有理性新认识、提出新观点、创造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7.
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是根据国家统一要求列入地方课程实施的重要专项教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为了达到民族团结教育的目标,必须坚持专项教育与学科教学中的渗透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寓教于乐的实践活动相结合,构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有机结合的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8.
研制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指标应当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教育政策规定,紧扣政府教 育工作的特点,坚持“依法依规、准确把握,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客观公正、社会公认”的基本原则。 应采用“模块化组合”评价工具开展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对评价内容或事项进行分类设置评价 指标,即质性评价政府统筹推进教育工作表现、量化评价区域教育发展水平、肯定评价政府教育工 作进步程度、开展满意度调查评价政府教育工作的社会认可度。  相似文献   
9.
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的基本特征是实践性和创新性。实践性体现在解决实际问题、开展实践研究、经过实践检验等三个环节,需要明晰教学成果与科研成果、工作总结、应用效果的三个关系。创新性体现在需要原创新方案、产生新理论和形成新特色。教学成果是“理论(设计方案)—实践(检验改进)—理论(提炼总结)—实践(推广运用)”过程的归纳概括,实践性与创新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