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后勤改革的方向是社会化,到现在已走过了二十个年头。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由于在体制上突破不够, 不少高校的后勤改革处于长期徘徊状态,有的甚至出现了倒退。笔者试图从某些高校后勤实体实行股份制或民营化的实践对高校后勤体制改革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校全面贯彻《教育发展纲要》精神,认真贯彻李岚清同志关于高校后勤改革的一系列指示,主动争取地方各级政府的支持,抓住江苏经济特别是苏南经济发展推动高等教育需求的大好机遇,紧紧围绕“九五”事业发展规划,坚持优化办学资源的方针,坚持联  相似文献   
3.
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校后勤管理韦曙和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后勤管理的新特点、新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的各类分配方式都发生了较大变化,从住房、医疗到各种各类生活服务项目,正经历从福利型分配向有偿性分配转变的过程。有偿性分配引发出有...  相似文献   
4.
2004年,苏州大学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积极探索适合中国高校的后勤模式,经过5年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与众不同的“苏大模式”,得到了有关部门和诸多院校的认同,取得了较好的服务效益,保证和推动了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苏州大学后勤集团在2000年成立了东吴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正式启动了物业管理业务,以标准化物业管理为校内外提供优质服务,现将主要情况做一介绍: 一、基本情况苏州市东吴物业公司是苏州大学后勤集团下属十七个法人企业之一,注册资金100万元,具有物业管理三级资质,现正在积极创造条件申报二级资质。目前物业司下设五个  相似文献   
6.
苏州大学是江苏省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1996年跻身于国家“211工程”建设行列。坚持后勤社会化改革,坚持多渠道筹集资金,建造学生公寓和教工住宅;为学校规模扩大和办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九五”期间,学校新增用地660亩,增加各类校舍建筑面积达40万平方米,投资总额达9.56亿元,(其中,“211工程专项投入1.28亿元,国债投入0.03亿元,学校自筹3.99亿元和通过各种途径吸引社会资金4.26亿元)。  相似文献   
7.
“小机关、多实体”──创建科学的后勤管理体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州大学自1992年以来,着力对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改革,向着后勤社会化的方向迈进。“九五”期间,学校实现后勤社会化与调整学校规划相结合,促使学生宿舍、教工住宅、校办产业、实习基地、后勤服务设施有计划地向校外和学校周边转移,原老校区增加了近200亩可用于新增教学、科研设施的土地。目前,后勤员工(指基建、总务、校医院、学生宿舍管理、房产、劳服公司等大后勤范围)与全日制在校学生比由1992年的1∶13.16,降到2000年的1∶37.41;后勤员工占全校教职工总数的比例由1992年的22%,降到2000年的16.5%;强化管理节约…  相似文献   
8.
高校后勤服务实行社会化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也是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实现必须从二方面着手,一方面在后勤内部建立各类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对部分服务工作实行有偿服务,使之逐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接轨,服从干后勤社会化的要求;另一方面将一些能由社会服务机构承担的后勤服务项目交由社会来承  相似文献   
9.
关于高校后勤实体管理体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高校后勤管理体制现状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构建高校后勤现代管理体制框架的原则,分析了影响后勤服务保障工作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和提高有效性的途径和方法,并提出了应遵循教育规律,根据不同的服务对象进行分类管理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高校后勤通过改革要逐步实现社会化,大学生伙食工作既要做到独立核算,自负盈亏,逐步实现企业化、社会化,又要坚持“服务第一”的指导思想,降低成本,保证质量,为学生服务好。 1993年底,校党委和行政决定对大学生伙食管理体制实行改革,将带有福利性质的食堂和微利经营性质的食堂按分类进行管理。即将学生伙食工作由后勤饮食服务中心、生活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