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尽管人教版教材选进了不少现代诗,如《乡愁》《雨说》《在山的那边》《石灰吟》《天上的街市》《星星变奏曲》《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黄河颂》《我爱这土地》《我用残损的手掌》等10首,但是中考语文试题一直避开考查诗歌,中考作文题后一般都有“除诗歌外,体裁不限”的提示语。  相似文献   
2.
读着蒲松龄的《狼》,你是不是只觉得屠夫机智勇敢?其实换个角度来读,你会发现狼是很聪明的。毫无疑问,狼是本文的主人公,文章用了大量篇幅描写狼,将狼的智慧描写得淋漓尽致,不少读者却被作者文末的议论迷惑住了,狼成了被谴责的对象。其实教材中的《狼》是节选,文末的议论也只是就这一件事的议论。文中三则故事,都是狼和屠夫斗争的故事,故事的结局都是以屠夫的胜利而告终。但不能以“成败论英雄”,不能因为三个故事都是屠夫胜利,就归纳出:“人是一定能战胜狼的,因为人有狼不具备的智慧、勇气和力量”(《倍速学习法·七年级语文下册》),细读全文,这个结论是值得怀疑的。如果单看节选文段末的议论:“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似乎蒲松龄先生也是这个意思。其实狼(三则)文末,作者还有一段议论:“非屠,乌能作此谋也;三事皆出于屠,则屠人之残,杀狼也可用也。”意思是说,若不是屠夫,谁能想出这样的计谋呢?这三件事情都发生在屠夫身上;那么屠夫的残忍,用到杀狼上也是可以的。作者蒲松龄想表达的真实意思,能战胜狼的,也只能是这些残忍的屠夫,其他人未必能战胜。大千世界的人并不都是屠夫,残忍的屠夫也不能作为人的代表。所以说人是一定能战胜狼的,未免有点儿以偏概全。  相似文献   
3.
教了十几年语文了,我发现越来越不会教了.问问其他语文老师,他们也有同感.与其他学科的老师们不一样,人家越教越熟练,越教经验越丰富,越教越得心应手,我们语文教师越教问题越多,是语文教师无能吗?一个无能两个无能,可能是教师个人的因素;如果大部分语文教师都有这种感觉,就不单是语文教师无能的问题了.  相似文献   
4.
农村中小学资产相对薄弱,硬件设施和城市学校有很大差距,在此情况下,农村学校固定资产大量流失的现象还时有发生。例如:2004年冬,某校贷款5万元,买了16台电脑,建立了微机室。2005年,上级有关部门为学校配置了30台电脑,建立了远程教育教室和微机室。2006年春,该校以不到1万元的价格将16台使用不到两年的微机出售给网吧,而此时学校的贷款还未还上。[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能与他人交流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为同伴的作文写评语,是互相评改作文的重要内容,也是交流心得、沟通见解的重要途径之一,而指导学生写评语,是提高学生写作兴趣、评改兴趣的重要手段。下面结合具体例子,谈一下我是如何指导学生写评语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