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2.
一、引入  师:你们进入学校已经有三年了,你们学会了不少的知识和本领。现在让老师看看同学们的握笔姿势是否正确。听老师口令:握笔。  众生:(握)笔。教师巡视检查。  师:许多同学的握笔姿式很规范。听老师口令:放笔!  师:老师发现这位同学放笔时很细心,把笔放在桌子的前方。告诉大家,你为什么这样放笔呢?  生:因为我怕笔会滚落下来。  师:还有什么好办法防止笔滚落下来呢?  一生:在笔上钉两颗图钉。  一生:在笔上夹个夹子。  一生:在笔上套个笔套。  师:这些方法操作简便、灵活,它就是生活中的小窍门。其实,生活中还有…  相似文献   
3.
目前的学生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交往中的对象多数为成年人,而成年人总是会更多地“谦让”孩子,这就使他们慢慢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人际交往习惯及任性、固执、依赖性强的性格特点。当他们进入一个由同龄人组成的新集体后,在集体中的位置已经改变,而他们依然以自我为中心与人交往,此时如果教师引导不当,忽视对学生人际交往技能的培养,动辄横加指责,极易使学生产生失落感、挫败感。当这样的消极情绪不能得到及时舒解并不断累加时,极易导致师生关系淡漠甚至对立,  相似文献   
4.
韩忠幸 《广西教育》2011,(7):20+34-20,34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老师举例学生分析"几乎成为一种模式,学生缺少思考和自我内化。这样的课不利于学生性格的养成和社会能力的发展。《品德与生活》课教学必须设计学生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