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综合类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农村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外出务工,其子女已集结成留守在家的一个庞大的群体,成为“空巢”学生。平时这些孩子汇集于学校,其教育完全依赖学校,离校后生活在爷爷、奶奶或者亲戚身边,由于特殊的生活环境,他们多了一份溺爱,缺乏严格的养成教育,以致造成他们性格发展不健全、感情脆弱,  相似文献   
2.
【课标·教材·学情】 “课程标准”在“阅读和鉴赏”中有这样的目标表述:“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漫话清高》是人教版第三册第四单元的一篇教读课文,该单元的学习重点是“鉴赏中外说理性散文”,要着重品味这些散文中的情趣和理趣。  相似文献   
3.
[命题说明] 近年来高考语文古诗文阅读一直“稳中有变”,“稳”的是考查的内容,“变”的是选材和题型。古诗文阅读重点考查学生理解(B)、分析综合(C)和鉴赏评价 (E)三方面的能力,其中对理解与分析综合的考查,大多以单项选择题  相似文献   
4.
古人说:“诗无达诂。”这是因为诗词语言大都精炼概括,意象也常常包含着丰富的内蕴,加之其它因素,诸如时代的限制、诗(词)人的个人经历和风格等,使得诗词中词语和句子的含义以及全篇的主旨往往显得比较含蓄,给我们的理解带来一定的障碍。这样,如何准确理解诗词中词句的内涵,如何准确把握诗词的主旨,就成为旧体诗词鉴赏的一个重要问题。下面以毛泽东的《水调歌头·游泳》为例,谈谈对旧体词的含蓄意义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一、教学设想 1.高中语文第四册共两个古代散文单元(第五、第六单元),学习这两个单元的目的是“使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和欣赏水平有所提高”。《祭十二郎文》是其中第五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所以首先应从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力的角度出发,安排学生自学课文,熟读文章,积累文言知识,了解文章大意。  相似文献   
6.
7.
【考点讲解】《考试大纲》对现代文阅读的基本要求有三个层面——理解、分析综合和鉴赏评价,能力层级分别是B、C和E。社会科学类和自然科学类文章的阅读,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其中“理解”有两个具体要求:第一是“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第二是“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分析综合”有五个具体要求,分别是:①“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②“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④“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⑤“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在这七条要求中,有两条一般放在第…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