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各国文化   2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元69年前燕赵之地在域内黄河水患的长期影响下,形成了农业发展水平低、无业人口相对较多的经济特点。以不事农商、重末技、尚侠为奸、文雅乏陈为主要内容的早期燕赵风俗正是在这种地理环境、经济背景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2.
公元69年黄河改道、河患消弭之后,河北逐渐成为北方经济发达之地,北朝河北风俗亦由此形成由汉代不重农到北朝重农、由文雅乏陈到北朝人性尚儒、由汉代侠之两面到北朝“相赴死生、亦出于仁义”的历史变迁.  相似文献   
3.
公元69年黄河改道、河患消弭之后,河北逐渐成为北方经济发达之地,北朝河北风俗亦由此形成由汉代不重农到北朝重农、由文雅乏陈到北朝人性尚儒、由汉代侠之两面到北朝"相赴死生、亦出于仁义"的历史变迁。  相似文献   
4.
唐代的乡村组织,以百户为里,五里一乡。学界利用新出土的墓志材料,对长安、洛阳及幽、益、扬等州府乡里村进行了梳理,并对某些延续至今的古村落进行了考证,由于出土墓志数量相对较少,对偏远地区的村落鲜有研究。唐代涿州(治今河北涿州)领范阳、归义、固安、新昌、新城等县,其中范阳县房山(今北京房山)佛教文化发达。  相似文献   
5.
韩愈不仅是我国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还是著名的教育家。他在教学实践中形成丰富的教育思想体系,是我国教育思想中的宝贵遗产,一直被后人广为传颂和发扬。韩愈的教育思想既对普通教育具有启发意义,又对当代中国成人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健康发展极具借鉴性。  相似文献   
6.
镇兵为乱、杀逐节度使是唐代后期藩镇中不断重复的现象.但与多数兵乱不同的是,在河北俗尚气侠的地域文化影响下,唐代河北三镇兵乱不仅没有成为三镇社会稳定的破坏因素,反而使三镇形成了较为清明的节度使政治及相对安定的社会局面.在这种形势下,三镇经济虽然处于河北经济发展衰退阶段,但仍保持了相对发达的特点.这就为三镇割据的长期存在奠定了一定的社会基础,三镇兵乱也由此成为河北三镇长期割据的重要历史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唐代河北胡汉文化属性是河北文化发展及唐代学术史上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学界有关这一时期河北胡汉文化属性各家观点、瑕瑜及今后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了自身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宋人对黄巢起义以前的唐代藩镇割据与唐末五代藩镇割据的认识不同。对黄巢起义以前的藩镇割据多持肯定态度,认为其具有保卫京师、抵御外辱的积极作用,并且是宋人解决边疆危机、改造地方军事体制的借鉴对象。但对唐末五代藩镇的历史作用基本上是持否定态度的,认为其是唐朝灭亡、五代动乱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9.
唐代天文学家僧一行本是祖籍河北钜鹿、出生于长安、家道贫寒、父宦卑微的长安人,其与唐代名将张公谨的宗族关系相当疏远。但在唐代寒庶攀附高门、"虚引他邦"等时俗文化影响下,僧一行攀附张公谨而称祖籍昌乐,并自谓张公谨之"孙"。僧一行出生地及祖籍地特别是出生地的判定,对剖析其天文素养的形成与地域文化的关系不无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两宋时期,河北地区涌现出大批的武将群体,他们展现了古河北地区慷慨忠义、骁勇善战、治军严格的地域群体特征和明哲保身、懦弱怯战的时代性特征,而这些特征是在唐代藩镇割据影响、河北地区特殊地理位置以及河北尚武好战风俗等因素影响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