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应敦煌研究院邀请,上海师大敦煌学研究所方广锠教授于2013年7月31日下午在我院小报告厅作了题为《敦煌遗书定级标准》的讲座。讲座由张先堂研究员主持,我院40余位专业人员参加。
  方教授先为大家介绍了敦煌遗书定级标准的制定源于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制定这个标准是为了实现国家对古籍的分级管理和保护,逐步形成完善的古籍保护工作体系,改善古籍的保存环境。接着,介绍了《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敦煌遗书评选工作。最后,详细地介绍了作为国家标准的敦煌遗书三级标准的定级标准,展示了敦煌遗书的定名、定义、敦煌遗书定级标准的适用范围、如何编号等等,还公布了国图藏敦煌遗书的最新统计数据,总长度为34552.635米,总行数为2014184行,总字数为38422920个,总面积为9061.7158687平方米。讲座图文结合,条理清楚,旁征博引,使广大职工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2.
冯绳武是在历史、地理、考古等方面均有涉猎的著名学者。文章考证了冯绳武作为建国后兰州大学图书馆第一任馆长的史实,梳理了他任职期间对图书馆资源建设、资源服务与业务管理等方面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牢度叉斗圣变是敦煌石窟中最引人注目的经变画之一,它首次出现是在西千佛洞的北周第10窟,之后出现于莫高窟的初唐第335窟,但是盛唐和中唐时期,此题材销声匿迹,后又于莫高窟的晚唐第85窟重新出现。学界对它的消失和再现这一现象的说法颇多。文章运用文献资料、史实和莫高窟现存的图像资料,对这一问题重新进行了考证,认为从盛唐到中唐时期,牢度叉斗圣变的再现不是因为反吐蕃统治的关系,不是因为灭佛的关系,不是因为《降魔变文》的关系,也不是因为洞窟大小的关系,而是因为晚唐五代宋时期说话、变文等俗文学的流行,充满离奇故事的《贤愚经》再次被关注和流行起来,也包括从《贤愚经》发展而来的牢度叉斗圣变;而盛唐至中唐此题材的消失是因为大乘佛教的流行而宣扬小乘佛教的《贤愚经》的不再受欢迎和流行,所以整个盛唐和中唐时期,和《贤愚经》相关的题材壁画包括牢度叉斗圣变也没有出现。  相似文献   
4.
文章梳理了我国高校图书馆特藏资源建设与服务的特点,回顾和总结了兰州大学图书馆特藏工作的发展历程和经验,并以兰州大学图书馆为例,探讨了西部地区高校图书馆开展特藏资源建设与服务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关改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